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3-05-14第16期

  目      录

  ●曾陈祷祝     无亏响应

  ●德清博物馆藏无量佛图

  ●德清依旧在 往来成古今

 

曾陈祷祝       无亏响应

——记《新建风山灵德王庙记》碑

  

   烟雨江南自古多水,也多水患,关于治水的神话也在江南各地代代相传。一段历史一些景致,岁月的某些沧桑印记便都藏在那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性的民间文艺采风活动在三合乡二都村采录到了大量关于防风氏神话的口承传说,2011年"防风传说"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新建封山灵德王庙记》碑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宝正六年(931),现存三合乡二都村防风祠内。防风祠坐落于防风山南麓,防风山又名封山,即《国语》等所载的"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中的封山,古防风国所在。防风祠与碑刻的位置,千余年来未有大的变动。20世纪60年代移至县博物馆。1998年重建防风祠,移回原址。200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全省罕有的五代十国时期碑刻,阮元《两浙金石志》、陆心源《吴兴金石记》、吴任臣《十国春秋》均有著录。

  该碑刻为青石石质,含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通高262厘米,碑宽88,厚24厘米。碑额透雕双负屃,线条粗犷,鳞爪分明,阴刻九字篆书"新建封山灵德王庙记"。碑座为一椭圆形赑屃,赑屃头微耸,眼突,四肢圆雕,背阴刻六角图案。碑身有断痕,碑文阴刻26行行书,有12字不能辨识,其余字迹清晰,笔法舒展流动,朴里蕴秀。有"天下都元帅吴越国王"落款和"时宝正六年重光单阏岁"题记。

  碑文大意可分五段,讲述了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鏐于丙戌年(宝正元年926)八月二十四日始修防风祠,十一月竣工,历时三月重修防风祠的故事,其规模一概从新,形胜并皆换旧,是研究"防风传说"的珍贵资料。碑文还记载钱鏐重修的缘由,一则酬忠臣(陆仁璋)之启愿,二则答阴骘之匡扶(上天使下民过安定生活)。此外碑文还以钱鏐自身视角,描述暂归锦里的历程、如何封敕、祷祝的种种情形,是研究吴越国王钱鏐生平历史的原始资料。在重修防风祠五年(宝正六年931年)后,钱鏐建此碑于在庙内仪门左侧,此时刚好80岁,次年逝世。

  挖掘防风文化,弘扬防风精神。对防风文化、"防风传说"的内涵,德清县曾召开过三次全国性的防风文化研讨会,三次会议的主流观点都认为防风氏是浙江土著,是"百越民族的始祖神",防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江南之源。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越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副会长董楚平教授还专门就《新建封山灵德王庙记》碑做过详细注释。防风和钱鏐,同为浙江一方诸侯,防风尊大禹,却因后至涂山遭诛,钱鏐谨奉事大,戒惧矜持,两者产生共鸣,从而为后世留下这一碑刻瑰宝。


 

德清博物馆藏无量佛图

--施兰

 

  德清博物馆藏有一件《无量佛图》,该图纵32厘米,横26厘米,白麻纸质地,画幅四周着墨线,上部画面描绘了无量持佛和两名侍从,佛居中央,作站定状,体态壮硕,帔帛环绕,双目炯然,威仪庄肃。两名侍从服饰与主佛相似略简,右侍从面佛双手合十,作顶礼膜拜状;左侍从随佛持钵,作跟随行走状。三人物均附背光,佛背光为赭色,侍从背光为朱砂,光色由深至浅。人物着色妍丽,线条简括。下部为蓝底黑字款识,书写九行,中间有墨栏相隔,款识全文为:"大业三年四月大庄严寺沙门智果敬为敦煌守御南无无量持佛令狐押衙敬画贰佰佛普劝众生供养受持"。

  款识内容略作注解:"大业三年"为隋炀帝时期即公元607年;"大庄严寺"位于隋唐长安城的西南面,始建于隋仁寿三年(603),炀帝之父文帝为独孤皇后所立。作为皇家寺院,该寺在隋唐时期一直处于十分尊崇的地位;"智果"系隋书法家、高僧,会稽剡(shàn)人,得到隋炀帝垂青,召入东都慧日道场,撰诸经目;"南无无量持佛"为敦煌莫高窟千佛之一;"令狐"家族为敦煌大族,南北朝时期致力于佛经的抄写和流传,从事佛经抄写或者碑铭书写者有十余人之多。

  该图早先年由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做过鉴定,结论为:后人利用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经卷纸印刷而成,初定为赝品,并冠以"无量佛图"之名。后于1993年由国家文物局指定送至北京,参加"全国赝品书画展"。2007年9月该图又经过上海博物馆修复专家戴永吉先生着力修复,得到妥善保护,画面愈加清晰可辨,人物为单线勾勒后填色,文字为双钩填墨。并且所用纸张经其鉴定为隋唐时期的白麻纸,此种纸张纸质坚韧,虽历千年亦不易变脆变色霉变。

  北京荣宝斋木版水印专家冯鹏生先生在《中国木版水印概说》中重点详述了《敦煌隋木刻加彩佛像》一图,该图收录于1983年美国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出版的《中国书画目录》一书中,发现于敦煌附近的大庄严寺故址中,曾由日本人收藏过,后辗转至美国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此图与我们馆藏的《无量佛图》如出一辙,除去主佛形象和款识中间佛名不同外,其余极为相似。冯鹏生针对该图指出:"依图细观,下部的题字有双勾填墨的迹象,即字体先印出墨线,而后填墨,这大抵是印刷术尚未成熟阶段的一种印刷方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彻底否定了唐代以前未有印刷术的观点,推断雕印术'肇自隋时'是可靠的。水印大家王荣麟、孙树梅对《敦煌隋木刻加彩佛像》一图亦持肯定态度,王荣麟还曾语:"此图足堪珍贵,虽不见原作,但视其边框和画面线条,属雕印无疑,就这么论定,尚有问罪者,我替你去坐'班'房"。

  上述论断同样也印证了《无量佛图》的珍贵价值,该图即为隋大业年间发行的用于佛教宣传的印刷品,这不仅是研究中国美术史发展的重要资料,更是见证雕版印刷术肇始的有力物证,名副其实地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该《无量佛图》及类似品,少见于国内各大博物馆馆藏,德清博物馆有此一物,其弥足珍贵可见一斑。


 

德清依旧在 往来成古今

--费胜成

  古德清县建置于唐代,至1958年与武康县合并,历1200余年。唐天授二年(691),析武康县东境,建武源县,是德清建县之始。宋代《余不志》记载:"邑人戴德永等上言,武康东界十七乡,枕溪泽,通舟航,饶鱼稻、桑麻、竹茗之利,愿析置一县,从之。"当时武则天称帝伊始,大幅度的破旧立新,武源县的设置很快获得批准。量地制邑,度地居民,关系到劝课农桑和征收租赋,德清县本身符合了建置条件。唐代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人口繁衍,经济发展。地理生态上,德清处杭嘉湖平原,河网纵横,养鱼种稻,植桑栽麻。而武康近天目山区,两者地理和经济形态迥异。既然人口充足,为了提高治理效果,分置也就水到渠成了。武康、德清分置,仍分别处于全国县域等级中的上等,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当时的德清县,东界崇德,南界仁和,西界武康,北界归安,东西七十五里,南北六十九里。武康和德清依据山川形便,大致以东苕溪和金鹅山为界,留存至今的武德桥和德武桥,也是古代的界桥。德清县天授二年(691)初置时名武源,因县东有武承塘。景云元年(710)"诏天下州县犯武字者,并应改避",因临余不溪,而改为临溪。天宝元年(742),改称德清,沿用至今。"德"取自孔愉放龟典故,"清"取自清澈的余不溪,合称德清。既是道德之乡,又是环境优美,人德而溪清,定名极佳。

唐、宋时全国各县据政治地位、人口多寡、环境优劣,划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的等级。现有最早的记载,北宋祥符间(1008-1016),德清县有户一万余,已经达到望县的标准,是名副其实的百强县。南宋绍兴间(1131-1162)超过三万户,政治地位更是极致尊崇,县志记载:"高宗绍兴中,定都临安,县为近畿首邑。高宗定都杭州,德清距行都才二舍许,凡行幸出北关,首抵县界,是为畿邑之首。"南宋的德清县,已然融入杭州,迈向全国首县。明、清时县域等级采用冲、繁、疲、难四字,德清县占繁、疲、难三项,堪称政务纷纭、钱粮庞大,德清知县是第一等的要缺。

  武源县初置时,县治位于下兰山之阳,即今乾元镇东侧文明塔一带。天宝间,伴随着改名,县治迁徙到百寮山南,此后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未有大的变动。此时尚无城墙,仅立水栅四门,以纠查治安、课税商旅。直至宋末德佑间始筑石城,应是备战抗元的需要。明初为建海塘,拆走石块,仅余土墙。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犯浙,开始重筑石城。德清城全长五里余,高二丈三尺,基宽二丈,上可跑马,设城垛千余,敌台七十座,颇为壮阔。

  今日漫步德清,宋代的孩儿桥、明代的文明塔、清代的县儒学、大家山上斑驳城墙、丁家弄逼仄幽深的街巷,依旧的人头攒动,千年德清城,时光流转,不仅是一个缅怀的背影,也包孕着新崛起的德清梦、中国梦。


 

 

2013-05-14第16期.PDF

上一篇: 2013-06-21第17期
下一篇: 2013-04-22第15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