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3-11-25第22期

目      录

  ●德清博物馆藏龙泉窑瓷掇英 

  ●漫话文明塔

  ●吴江墓地:明代科举制度的实物见证

德清博物馆藏元龙泉窑瓷掇英

                                                          施兰

             

                   元龙泉窑菱边刻花盘

 

            元龙泉窑香炉

 

    龙泉窑在中国陶瓷史上虽形成较晚,但它文化内涵庞杂,生产规模壮观,可视为中国历代青瓷工艺发展的历史总成。龙泉窑发展至元代,在天下一统、经济活跃、文化交融的社会背景下,窑场数量和生产规模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呈现出“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来往如织”的繁荣景象,被称之为“民窑之巨擎”。德清博物馆藏有部分元代龙泉窑产品,现择选其中部分加以介绍,从而一睹元代龙泉窑产品之概貌。

  元龙泉窑菱边刻花盘 高4.2、口径22.5、底径7.5厘米。该器菱形边,折沿下收,底足内凹未施釉见深褐色胎。通体施青釉,盘外为素面,盘内沿刻菱形水波纹,内刻花卉纹,口沿边有烧制时留下的气泡。

  元龙泉窑青瓷大盆 口径29.5、高7.5厘米。盘口,浅腹,平底,胎呈褐色,通体饰青灰釉,内壁饰蔗段纹。

  元龙泉窑香炉 口径9.8、高7厘米。圆唇,平口,直腹内收,小圈足,腹底置假兽蹄足三,器面施淡青色釉。

  元龙泉窑青瓷碗 2件。口径14.5-16.5、高6-7.4厘米。圆唇,弧腹内凹,平圈足,外壁光素,内壁模印莲花纹。施青黄色釉,圈足内及碗内壁中心均无釉露火石红胎。

  元龙泉青瓷长颈瓶 口径6.8、高14厘米。侈口,长颈,球腹,矮圈足。通体饰青黄釉,釉层里含气泡。

  元龙泉窑莲瓣座 口径12.5、高11.5厘米。该盘由座首、座身、座底三部分构成。座口为侈口平唇,外置莲瓣。座身为一六面柱,外饰回纹。座底部分上置双线纹,下置六蹄足,底内空。通体施淡青色釉,口沿和足底露胎呈火石红。整器胎质厚重,造型古拙。

  元龙泉窑青瓷贯耳瓶 口径2.5、高6.7厘米。平口,圆唇,长颈,削肩,球腹,矮圈足,颈中部置贯耳一对。通体施青釉,釉色莹润,底露白胎。

  龙泉窑青瓷印花洗 5件。口径12.3-13.3、底径6.3-7、高4.2-4.5厘米。侈口圆唇,斜弧腹,卧足。施釉匀润,足内无釉,有垫圈痕,但圈足内中心处施釉,无釉处露胎呈枇杷黄。外壁光素,器内底心处采用阴文细线条印花技法戳印八吉祥纹或莲花图案。构图规整,线条清晰。

  龙泉窑青瓷印花盘 6件。口径13.1-13.2、底径7.6-9.6、高3.3-3.7厘米。侈口圆唇,浅弧腹,圈足浅而小,施釉匀净,外壁光素无纹饰,内底戳印杂宝或是菊花图案。近圈足处有积釉痕,足心无釉但有明显的垫烧痕,无釉露胎处呈火石红。

  这批馆藏龙泉窑瓷多为根据当时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而烧造的日用器物,整体风格敦厚凝重,纹样疏朗,简洁大气。通过诸如香炉器底突出,三足萎缩至悬空;大部分器物圈足包釉,圈足内底留有垫圈痕迹,露胎处呈火石红;菱边盘、大盆等器物造型等等迹象判断,大多属元代中晚期。胎釉方面,器物多胎壁厚实,胎质细腻,釉层淳厚,色泽清亮,温润如水般清新。装饰技法方面采用了模印、刻划、堆贴等手法,例如菱边盘在内壁和底心刻划花卉和鱼纹;洗、碗、盘组合,集中采用了阴文细线条印花技法。上述器物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龙泉窑在烧造工艺和装饰技法等方面的特点。

  这批馆藏瓷皆为传世或墓葬出土,德清是瓷器的发源地,从商周历经春秋战国、汉六朝、隋唐,直至宋晚期,境内均有大量窑址遗存,但目前尚未有一处元代的瓷窑址,这似乎从另一侧面印证了德清窑业从兴盛到衰落的发展痕迹。

 

漫话文明塔

陶渊旻

 

  现在我们能看见的古代《德清县志》通常有明嘉靖版、清康熙版和清嘉庆版这三种。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明代嘉靖《德清县志》的地图是没有文明塔的,而到了清康熙版的县志的德清地图中不仅有文明塔的标识,而且还在县志中对该塔有了详细的记载。那么德清的文明塔建于何时?又是为何而建的呢?

    据清康熙《德清县志》载:“文明塔在县东下兰山阳,面迎余不,远山若揖,左乌巾、右玉尘,阁上祀文昌。登览者恍然有挟日千峰浮天万顷之象焉。万历甲午年(1594年),知县连继芳、教谕彭同魁相此,王为天柱,方建之。以塞下流,振邑之文运”。这里对文明塔的地理位置、建造年代、建造发起人、功能均一一做了交代。该记载应该是根据明代大理寺寺丞章嘉祯撰写的《文明塔记》一文而来,文中详细文明塔建造的始终。建塔始于(明万历)甲午之春三月,成于秋八月。当时的德清知县连继芳和教谕彭同魁共同发起建塔一事。连继芳是漳州府龙溪县(今福建省龙溪县)人,壬辰年中进士,明万历二十年任德清知县,后迁广西副使。彭同魁,江西人,万历二十一年任德清县教谕,后升孝感县知县。

    文明塔为砖结构仿木楼阁式实心塔,不能登塔,共七层,平面呈八边形。塔体高22.2米,最大处内径7.44米,塔身为厚砖砌成,用砖做成仿木质建筑的样式。和普通的中国古代建筑一样有柱、有枋、有斗栱、有屋檐,只不过这些建筑构件是用砖做的,在塔上仅仅起到装饰作用而已。二至三层塔身各面中央采用壸门式壁龛和魁星像间隔布置,至四成以上每面均为魁星像,各魁星像姿态各有不同。以二层魁星像为例,该魁星左手拿砚台,右手执朱笔。面目狰狞、竖耳、逆眉、龙眼、宽口、大鼻。全身披莲花花瓣状外衣,腰间系一腰带。右脚跨在前,左脚向后踢木斗,象征“魁星踢斗”。魁星原为古代天文中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称,后道教尊其为主宰文运之神,为文昌帝君的侍神。

    将魁星与古代科举制度联系起来应该是两宋时期的事情,至元朝灭亡后,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英宗朝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便成为了踏入仕途成为高级官员的必经之路。这样一来科举对于普及知识和民间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一时间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明朝执政者也希望通过科举这一制度为国家招贤纳士,广纳人才。故此,各地开始新建文明塔、文峰塔、魁星阁、魁星楼、文昌阁等祭祀文昌帝君和魁星的场所,目的是为了振兴当地文运,德清的文明塔就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四百多年来,文明塔遭受了风雨雷电的侵蚀,塔体不断受到损坏,其塔刹部分在清代道光年间被大风吹去,一层的塔砖在建国后被挖去大半。2008年,县博物馆对该塔进行维修恢复了部分塔上构件,安装了避雷设备,使得这座古塔能延年益寿,成为见证德清历史的一处标志性建筑物。

 

吴江墓地:明代科举制度的实物见证

周建忠

 

  在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德清县新安段北边,有一处用围墙圈起来的人文景观——明代进阶大夫河南右参政吴江墓地。砖砌的神道两旁石羊、石马、石碑趺静静地矗立着,默默地守候着主人,而神道中间的石龟驮着“弘治九年进士丰榜”的神道碑似乎仍在述说当年主人中进士时的意气风发。

  据明《嘉靖德清县志》载:“吴江,字从岷,号与斋,弘治中筮仕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正德初,擢江西按察佥事,改佥河南。后升山西按察副使,转河南布政司右参政,抚治南阳。正德十六年罢归,至嘉靖中(距今470余年)疾卒。”吴江墓地于1991年被发现,1996年发现“皇明进阶大夫河南右参政吴公墓”墓碑,并于同年1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6月因为修建申嘉湖杭高速公路需将墓地前小河改道,在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德清段建设指挥部、新安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其进行整治修缮:文物部门对牌坊地基进行考古清理,其墓室早年被盗,神道及石构件保存较完整。神道自南而北,保存有石牌坊、石羊、石马、石碑趺等遗物,呈一条轴线规律有序排列,其中有一石碑为“弘治九年进士丰榜”,是明代科举考试公布成绩的榜文,上列有200多名进士的名号及籍贯,是研究我县明代墓葬形式、科举制度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文物部门遂对神道碑进行拓片,并按照明代晚期墓葬规格修砌墓室,恢复神道,重树石牌坊、石羊、石马、石碑趺等遗物。

  如今,高速公路给新安镇人民带来了快捷方便的现代生活,石羊石马们仍在守候着古代文明的宁静。

 

2013-11-25第22期











 

                 


上一篇: 2013-12-19第23期
下一篇: 2013-10-24第21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