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3-12-19第23期

德清县历代地方志概要

费胜成

县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邑者以志为鉴。方志始肇于《周礼》,汉之《越绝书》近似吴越地方志。方志之业,备例于宋而繁衍于明清,千载以来,庶几近万。地方志纪载某一地区之历史,举凡山川、人物、风俗、物产,靡不毕具,可视为地方百科全书,鲁迅之《中国矿产志》、竺可桢之《近两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变迁》等名著均遍览方志,博撷采微而作。德清是省内方志重镇,地方志的修纂、存世,殊胜他邑。自唐天授至1958年,德清、武康两县分立,恰为古代县志修纂始末。

一、原德清县修志

南宋嘉熙间(1237-1240),知县章鉴纂《余不志》2卷,是为德清县志之始,其书无存,章鉴自序载于康熙县志。后世评价“东都以前失之疏,而南渡以后失之驳。”。至“天水沦竭,亦复绝编矣”,下一部德清县志则修于明代,距三百年之久。

明代德清县三修县志,为正统、嘉靖、天启。唯嘉靖《德清县志》存世,亦为现存最早的德清县志,知县方日乾修,陈霆总纂,知县郝成性续修。上海图书馆有藏,海内孤本,德清有1987年点校本。是志修于嘉靖四年(1525),10卷,凡舆地考、职官、人物传、艺文志十门又析子目。点校本止140页,可谓体例精严纲目赅备,叙述简要,其后承修不乏,大抵宗其体裁

清代德清县三修县志,为康熙、雍正、嘉庆,有康熙和嘉庆版本存世。康熙《德清县志》刊于康熙十二年(1673),知县侯元棐修,陈后方等纂,计10卷,简称“侯志”。嘉庆《德清县续志》衔接康熙县志,纪事起自康熙十三年(1674),止于嘉庆十三年(1808),知县周绍濂修,徐养源等纂,许宗彦复审,计10卷,简称“周志”。此二部清代县志版本存世较多,民国又经翻印。南京图书馆藏有嘉庆《德清县续志》的底本和许宗彦亲笔批校底稿,弥足珍贵。

民国有《德清县新志》,由德清县知事吴翯皋、县长王任化等修,原武康县知事程森等纂,起讫年代自嘉庆十三年(1808)至民国十二年(1923)。其书修撰者乃至序文作者,无一不是革命志士、新派官员、县内耆儒,可谓群英荟萃。全志14卷,近900页,气象焕然,洋洋大观。

二、原武康县修志

早在唐代,武康县有一部《武康土地记》,由福州侯官尉、邑人沈常所纂,1卷,体例应与《元和郡县图志》相似,久佚。南宋庆元间(1195-1200)刘瞳纂《余英志》2卷,与《余不志》同期编修,亦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志了。

明代武康县三修县志,可考的有弘治、嘉靖两种,存世的则只有嘉靖《武康县志》。是志修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8卷,知县程嗣功修,骆文盛纂,幸宁波天一阁有藏。其志纪事虽简,详实可靠,是承上启下之作。如山川志所记莫干山,明时已颇称盛,避暑胜地则并非起于清末。

清代武康县志有康熙、乾隆、道光三种,均有传世。康熙《武康县志》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8卷,知县冯圣泽修,骆惟恭等纂。其时,清廷为编修《大清一统志》令各郡邑修志以备采择,故此德清、武康两县几乎同时修纂县志。又70余年,有乾隆《武康县志》,知县刘守成修,高植等纂,10卷,修于乾隆十二年(1747),道光县志评价其“详略进退颇有失当”。又80余年,有道光《武康县志》,知县疏筤修、陈殿阶等纂,25卷,修于道光九年(1829),于前志所记删繁补缺,并续增八十年之事,堪称集武康县志之大成。

三、其他地方文献

除官修县志外,其他地方文献也是卷帙浩繁。如新市镇有陈霆纂正德《仙潭志》、沈戬谷纂顺治《仙潭后志》、程之彭纂康熙《仙潭文献》、沈赤然纂嘉庆《新市镇续志》、费悟纂光绪《新市镇再续志》,总计不下十种。另有徐熊飞纂《上柏志》、李钟纂乾隆《计筹山志》、周庆云纂民国《莫干山志》。特殊史料、隐微事迹、前代人物……不见于国史者,独赖地方文献以传。

    近些年来,德清县新方志多有出版,旧方志的搜集、整理、研究也时有所得。邑人欧阳习庸点注出版了道光《武康县志》,新市镇从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复印了孤本光绪《新市镇再续志》,近日又在县图书馆看到民国《计筹山志略》手抄本。时值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想必又有一批地方文献资料遗珠再现。如果所有散佚在各地图书馆和民间的古代方志能够回归德清文化热土,结集面世,收“存史、资政、教化”之效,对文化强县也是大有裨益的。

 

新市古钱窖藏

                                                                                             周建忠

         
 

      2002年6月21日,在德清县东部重镇新市镇中心广场施工中,在原善余弄15号地带发现一处古钱窖藏。古钱总重260公斤,大部分保存完好。这批古钱穿孔中有麻绳串系痕迹,有的排列整齐,粘贴在一起;有的已锈结成块。初步确定这是明代洪武年间埋入地下的窖藏钱币。这是德清县迄今已经发现的数量最多的一处“洪武窖藏”古钱币。


   这批古钱时代衔接,延续期较长,时代最早的是唐代铸造的“开元通宝”,最晚的有明代“洪武通宝”。其中北宋、南宋、元代的古钱币均有发现,以宋钱较为齐全。南北两宋17帝,先后48个年号铸过钱。这批古钱中除没有发现北宋庆历、皇祐、重和、靖康年间所铸钱外,其余44个年号所铸钱基本齐全。这批古钱中还包括南唐中兴二年(公元959年)李璟所铸的“唐国通宝”;有“正隆元宝”,金完颜亮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所铸;有“大定通宝”,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铸;有“至元通宝”,元顺帝至元年(公元1335年)铸;有“至正通宝”,元惠宗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铸;有“大中通宝”,系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一年和二十四年(1361年和1364年)所铸。


   所出宋钱体现了宋代钱币的三个特点:


   1、铜铁钱并用,以铜钱为主。种类繁多,对子钱较多,通宝、元宝齐全,以小平、折二为主。如“淳化元宝”有真、草两种,“天圣元宝”有真、篆两种,“治平元宝”有篆、行两种,“政和通宝”有真、篆两种。


   2、钱文书体多种多样,篆、隶、真、行、草兼备,流利多姿。如“元丰通宝”隶书钱文,相传是苏轼笔迹,通称“东坡元丰”。元祐钱文是司马光和苏轼等人所写。“崇宁通宝”、“大观通宝”为宋徽宗所写,书法好比铁画银钩,被称为“瘦金体”铁线书。


   3、南宋自孝宗淳熙七年起,钱的文字制作趋向统一,使用一种最早出现于“绍兴元宝”上匀称端庄、秀丽大方的文字,即后人所称的“宋体字”,并且在钱的背面铸明年份,这在我国钱币史上是个首创。如“淳熙元宝”“绍熙元宝”“庆元通宝”“端平通宝”。


   4、金是北宋末年女真族所建立的朝代,他们的币制主要受南宋的影响,早期曾使用辽宋旧钱。到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才正式铸造铜钱。“正隆元宝”及以后的“大定通宝”等。金人钱币都用汉文铸造,水平较高。大定钱仿宋徽宗的大观钱铸造钱文书体,挺拔有力,犹如瘦金体。


   据《中国商业史》载:“明初置局铸钱……奸民多盗铸而商贾转易,钱重道远,颇不便。太祖以宋有交会,元亦用钞,……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后又禁行钱,凡军民商贾所有铜钱,悉送赴官,敢有私自行使及埋藏弃毁者罪之……”明太祖之好峻法,于约束勳贵官吏极严,实未尝滥及平民,且多惟恐虐民,然事与愿违,洪武窖藏的出现,便可窺其一斑。德清县早年曾在西部的三桥发现类似的钱币窖藏,但规模较小。三桥距新市不足四十公里,两地同为德清县古时著名商埠,两处“洪武窖藏”的出现,足见当时两镇商业之繁荣。    

明清铜器的艺术魅力 

徐欢

   我国铜器不仅种类丰富, 而且独具艺术特色。明清铜器以其典雅精致、古色古香的型制,尤其是它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受到世人的青睐。

   明清铜器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无论在用途上,还是性质上都截然不同。商周时期,青铜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贵族为了弘扬祖德、刻纪功烈,铸造铜器并记录在铭文中。礼器使用的多寡,更是体现贵族等级制度上尊卑的象征。到了明清,铜器已失去了这些意义,它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器皿, 或是人们手中赏玩的艺术品。明清时期铜器主要分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实用器, 如香炉、鼎、瓶、壶、龟、鹤、羊、鹿等, 主要用于生活、祭祀及各种仪式中。这部分铜器在造型方面与原器相似, 具有商周青铜器的风格,在装饰上,没有严格仿造商周青铜器的纹饰, 而是使用了龙纹、卷云纹、浪花纹、花卉纹、变形兽面纹、变形夔纹、回纹等纹饰。有些器物卜的兽面纹,已不是兽面纹,倒像是蝙蝠。另一部分是铜佛像及道家用具。清代宫廷中先后设立了铜器造办处, 大量制造各种铜器,作为内廷陈设、佛堂供奉、太庙郊坛等使用。尤以乾隆朝宫廷仿古器最盛,这当然与乾隆帝博雅好古的性格与情怀有关。

   明清两代铜器铸造工艺令人称赞,是因为其承传了唐、宋、元等传统艺术,同时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通过模仿、吸收和消化以及融会贯通后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元朝以降,明政权的建立,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明嘉靖征银代役制度的实行,极大地推动了明代手工业乃至铸造技术的发展,皇家设有内廷“铸冶局”,汇聚能工巧匠,专制御用器皿及兵器。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明宣德三年为皇家铸造的宣德炉,几乎达到了不惜工本、务求完美的程度。而清代的铸铜在继承了明代工艺精华的同时,去其糟粕,更加细化了铸造工艺,从而使得清代的铜器铸造工艺更趋成熟和完美。现撷取德清县博物馆藏品中的两件,试与读者共赏析。

   龙耳铜炉(图一)明宣德款,通高15厘米,口径18.5厘米,铜质。炉身仿周代铜鼎形,子母口、束颈、斜平肩、球腹。肩饰莲瓣纹一圈,腹部置有蝙蝠和飞云纹饰。沿、腹处对称贴一对双耳,两耳甚巨,由两条蜿蜒起伏之龙自然形成。铜炉弧底,下承三只粗壮蹄足,爪子锋利异常;足腹相接处为三狮首,埋头专注,似正吞噬足身。该铜炉纹样考究,龙、狮刻画细腻传神,铸造精湛。

   鎏金铜太子佛(图二)清代,通高19厘米,底宽9厘米,铜质,通体鎏金,现大多剥落。立姿,光头,圆方脸,童子面,眉间生瑞痣,双耳垂肩,脸型丰满,面目端详。左臂屈肘上举,食指指向上方,右手握拳臂下垂。身着龙纹肚兜,肩部袒露,腰系丝带,双腿敦实,赤足站在仰莲台上。器形比例匀称,制作精细。


 

 

 

 







 


上一篇: 2014-1-17第24期
下一篇: 2013-11-25第22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