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4-1-17第24期

 

如镜取影   妙得神情

                        ―――曾鲸胡尔慥像》赏析

 

   徐 欢

 

  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明代肖像画在人物画中较为发达,至明代后期更有发展,曾鲸为其中富有创新精神的代表画家之一。曾鲸(1568~1650)字波臣,福建莆田人。他擅画人像,以画肖像著名,在继承粉彩渲染传统技法的同时,汲取西洋画的某些手法,创造了更重渲染和体积感的“凹凸法”。其画法曾风行一时,弟子满天下,时人称“波臣派”。

  曾鲸为董其昌、陈继儒、项子京、葛一龙、王时敏、张卿子、黄道周等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画过肖像。在天启年间,他也曾为明朝兵部侍郎德清人胡尔慥绘有肖像一幅。《胡尔慥像》入选《中国明清书画展》,曾到国外展出,声誉极佳,现藏于德清县博物馆。《胡尔慥像》为设色绢本,尺幅160厘米×80厘米。画以青松峻石溪水作衬,其松针叶疏郎,老杆透出岁月之年轮与力度。画中年近花甲着便装的胡尔慥端坐在松丛石上,身后不远处,有一顽皮的小童,躲在树后,翘首窥视,这一静一动的人物神态,使画面十分生动自然。整个画面色彩妍丽线条畅达,受西洋画影响十分明显,几乎与现代摄影相近。比如他在人物的面部和衣纹处先用细线勾勒,经晕染数十层后,再加以敷色。这种中西结合的手法使得物象凹凸分明并富有体积感,而且衣纹的勾画既简练又明快,线条流畅劲健。衣衫敷以灰色,既表现出衣着材料的质感,又与人物面部的淡赭色形成对比。曾鲸的肖像画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不像一般肖像画那样,将人物画的很大,充塞画面,往往是人物居中不大,而背景很大,体现了作者构图时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理念。这幅作品便是如此。这样构置画面,使得背景中的苍松、清泉极好地烘托了胡尔慥的性格。画的右上角,有两句隶书古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及“天启丁卯仲夏莆陽曾鯨写”款,其下钤有“曾鲸之印”。由上款可知《胡尔慥像》作于天启丁卯仲夏(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曾鲸(1568~1650)五十九岁,其应为他的中期作品,艺术创作进入最能反映“波臣派”代表性风格的时期,《胡尔慥像》则充分体现了他出色传神的绘画技艺。

  画中人胡尔慥,字孟修,号厚庵,德清新市镇人,约生于明朝嘉靖至万历初年(约公元1570年左右),与曾鲸同辈。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考中进士,任福宁州知州。后以平寇功,历任工部刑部员外郎、郎中,太平府知府再赠封。天启朝为瘴南道副使福建皋台,崇祯年得皇帝赏识任淮徐淮海兵备道,河南右布政司衔,晋封三代二品勋阶,江西布政司左布政至兵部侍郎直隶知州,晋阶正治卿。 1644年明王朝亡,福王朱由崧逃到南京称帝,年号弘光史称南明。时胡尔慥与长子胡襄到扬州随东阁大学士史可法抗清,任南都御极起光禄寺卿,胡襄任应天府(南京)武学教授、户部司事。顺治元年清豫亲王多铎率清兵破扬州,史可法被杀,弘光朝灭,胡尔慥父子潜回新市。数年后,胡尔慥见复明无望遂绝食而死,实现其"头不看清天,脚不踏清地"之誓言,葬于新市东栅外孟西村。

  画的上方有明末人宋珏的题赞:“挹其道貌,其古如松。聆其德音,其清如淙。岳神所降,天目所钟。处处甘棠,在在华封。我庇宇下,十载朝宗。不图今日,得御犹龙。鞭棰櫜鞬,誓愿相从。部下诸生宋珏敬赞”下钤一白一朱两方印“宋珏之印”、“宋比玉印”(图三)。宋珏(1576-1632)字比玉,自号荔枝仙,又号浪道人,福建莆田人,与曾鯨是同乡。他长于书法,又善画能诗,此外,他又工篆刻,自成一家,世称“莆田派”或“闽派”。曾鲸作《胡尔慥像》时,宋珏(1576-1632)五十一岁,由此可断画上的题赞是他在51岁后所作,应为他的晚期作品,其笔法沉着浑厚、苍老雄健,并且所作的题赞诗与画面意境相得益彰,且又反映出他与胡尔慥的关系。有“莆田派”开创者宋珏的题赞,使得这幅画增色不少。

  《胡尔慥像》完成距今已近380年。曾鲸传世的肖像精品,据《五杂俎》考:初步了解,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的各一幅;广东省博物馆和福建省博物馆各二幅;上海博物馆三幅,仅有十三幅。明·曾鲸《胡尔慥像》有着极其珍贵的文物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

 

文徵明行书轴《内直有感

                                                      徐欢

   文徵明行书轴《内直有感》, 纸本行书立轴大堂,纵245厘米,横113厘米,为文徵明罕有的大字行书,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德清县博物馆。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后更字徵仲,又以先祖曾居湖南衡山,号衡山、衡山居士。斋名停云馆。长洲(今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文徵明“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此行书轴为文徵明自作七言律诗《内直有感》“天上楼台白玉堂,白头来作祕书郎,退朝每傍花枝入,儤直遥闻刻漏长,岭索萧闲青琐静,词头烂漫紫泥香,野人不识瀛洲乐,清梦依然在故乡”。落款为“徵明”(图二),其下钤有白文“文徵明印”、朱文“衡山”二方印及朱文“停云”圆印,无年款。此书法,作者驾驭自如、用笔遒劲、气势流贯、浑然成篇,大字行书在纵意舒展中时见苍劲之态,行笔绵长而有弹性,显出一种苍老挺拔的力度和自然洒脱的神韵。在结字上,行书轴吸收了黄庭坚中宫紧缩,向外辐射,纵伸横逸的笔法,沉着痛快,舒展大度;在用笔上,此轴惯用逆锋、藏锋,提按幅度大,气贯神溢;在章法上,前后相互映带呼应,整体感极强。

  文徵明不仅是一位大书法家,而且诗也写得十分出色。《内直有感》为文徵明的自作诗(此诗录于《四库全书》文徵明《甫田集》卷十),是在北京做官期间的作品。文徵明在诗文书画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第,从26岁起至53岁居然十考不中,嘉靖三年(1524)54岁时凭推荐才入京授翰林院待诏,编修国史。因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与闲职的无聊,三年后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此诗鲜明地反映了文氏对自己京官生活的描述,和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官场的尔虞我诈,时时使文徵明产生误落尘网之感,诗中的“野人不识瀛洲乐,清梦依然在故乡”流露出其为官后期的凄凉孤寂之意,及思念家乡,怀念昔日自由生活之情。

  辞官回家后,文徵明从此专心于书画,名声大起,四方持金求者纷至,然而文氏孤芳高洁,不肯为藩王、宦官、外国使节作画,而一般老百姓很容易得到他的书画,对于穷书生,他甘愿奉送,不收分文。此幅行书轴可能是文徵明应晚辈索求而染翰,又因临的是熟悉的自作诗,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因而文徵明此卷的书写状态是“随意”、“放松”的。此卷中有直行倾斜之处,有漏墨之处(第二行“直”字和“遥”字之间),但整体的气息是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整体的用笔收放自如,一派炉火纯青的“化境”,使人感到文徵明此时已进入人书俱老的辉煌的艺术境界之中。

笔情墨趣——德清馆藏明代书画概述

                                                                                      施兰

    明代画坛,上溯两宋院派之体格,下启清初山水花鸟之先河,流派多宗,纷繁杂沓,如明初的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明中叶以沈周、文征明为首的吴门画派;明后期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水墨大写意派和以周之冕为代表的钩花点叶派;明末的董其昌、赵左等人的松江派,项圣谟的嘉兴派,曾鲸的波臣派,蓝瑛的武林派等等。各流派自成体系又相互交融,面目多彩,争奇斗妍,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种画科,全面发展,题材广泛,尤以山水、花鸟成就显著,画法之新,画论之丰有超宋元。

    德清博物馆藏有明代书画十数件,数量虽不多,但质量较为上乘。这批传世品中绢本居多,且不乏名家之作。如《胡尔慥像》一画,系曾鲸于明天启丁卯年(1627)为德清新市人胡尔慥所绘,没骨画法,出色传神,为其少数存世品中的一件佳作,多次入选国内绘画大系,曾远赴澳大利亚参展;又如文征明所书的《内直有感》和《赤壁赋》两件行书作品,前者所书为其在京任职期间所作的自作诗,后者内容则为《前赤壁赋》一文共计六百余字,两幅作品均系晚年所书,精到书风一览无余,曾吸引国外学者前来品鉴;其他还有诸如《祝允明草书横披》笔势奔放浑然而成、《范允临行书轴》书风秀逸疏朗明快、《蒋明凤草书轴》落笔娴熟隽拔飘逸、《刘允行书轴》运笔流畅生动有姿等多件书法藏品,诸书风格迥异,笔墨尽显;另有诸如《鲁治设色花卉长卷》工笔妍丽、《丁云鹏款墨描观音轴》细腻精密、《宋旭设色山水横卷》气韵空远、《祁豸佳水墨山水立轴》缜密古朴、《绍瓜畴设色山水轴》秀润雅致等多幅绘画藏品,诸画题材多样,特色各具;又如《张誉水墨竹林人物扇面》、《李枚水墨山水扇面》以及若干明代传世肖像等亦颇有亮点。

    德清在明清时期文风鼎盛,私家鉴藏之风较为兴盛,书画收藏颇为丰富。上述所举之作,均来自民间收藏,不仅可对明代书画气象略窥大概,也是见证古往今来德清地方文化繁荣的有力物证。明代书画能保存至今已属不易,所以作为国有文物收藏保管单位,德清博物馆自2006年始至今,通过四个批次对馆藏77件明清字画进行了专业级修复,其中就包括以上所提及的曾鲸、文征明、祝允明、鲁治、祁豸佳等书画藏品,这不仅是对藏品本身的维护,对文物生命的延续,也有助于将古代字画所蕴含的文化印记更好地展示传播给大众。

 

2014-01-17第24期

 




上一篇: 2014-2-21第25期
下一篇: 2013-12-19第23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