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4-6-19第29期

历尽沧桑话儒学

陶渊旻

       宋朝建立后,统治者非常注重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对宗教采取保护和限制的政策,而大力提倡尊孔重儒。宋太祖即位后,“即诏有司增葺祠宇,塑绘先圣、先贤、先儒之像,上赞孔、颜,命宰臣、两制以下分撰余赞,车驾一再临幸焉。……寻又诏用一品礼,立十六戟于文宣王庙门”。此后,宋代诸帝大都尊孔重儒。德清县儒学(当地俗称孔庙)就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宋真宗时期,社会较安定,经济有较大发展,全国兴学建庙的风气逐渐盛行。据《德清县志》与历代《儒学碑记》记载:县儒学在县治之南,相当于今天乾元镇县街的位置,创建于宋真宗祥符三年(1010年),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毁,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重建。

    明正统六年夏昆陵王敬来县作令,见儒学左临大溪,右逼民居,后连委巷,况历岁滋久,祠宇颓圮,谓:“其杂处市尘,非育才之地。”于县治之东得义民蔡凯隙地,高明宽爽,堪为学宫,鸠工於壬戍之冬,讫工於癸亥之冬年。也就是说,到了正统六年(1441年)的夏天,昆陵人王敬来作县令,昆陵就是昆仑山。他看见原来的儒学位置处于闹市区,觉得此处非育才之地,而且儒学年久失修,祠堂神庙大多倒塌败坏,所以准备迁址。县太爷的这一决定得到了乡贤蔡凯的支持,蔡凯将自己位于县东的一块空地作为县儒学的新址。于是,德清县儒学就被搬到了今天的位置——乾元镇县东街,原县粮食局的驻地。明以后的德清县儒学,其基本的形制为:以大成殿为核心,中轴线自南向北分别为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教谕廨,大成殿前东西两侧为东、西庑,明伦堂前东侧为博文斋、西侧则为约礼斋。

    到了清代咸丰年间,德清县被太平军占领,直到同治三年清军才收复德清。期间,太平军一把火把德清的儒学给烧毁了。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才得以重建。此事在俞樾写的《重建德清县儒学记》中有记载。

    县儒学是中国古代一个县域的最高学府,它不仅是历代统治者尊儒祭孔活动的历史见证,而且也承担了当地“学校”的功能。与曲阜孔庙、衢州孔庙不同,县学、府学祭孔是政府行为,祭祀的对象除孔子以外还有历代大儒,祭祀的仪式有政府颁布的统一标准。其次,县儒学承担了当地“学校”的功能。隋唐以来科举制度成了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尤其从唐代至清末,庙学不分的情况,庙与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庙学合一的体制使历代儒士文人在这里接受了儒学的熏陶,尊经读经即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各个时期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学人。

    今天我们看到县儒学仅存大成殿,坐北朝南,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为清道光二十四年建,占地约250多平方。解放后,此地为县粮食局使用。200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这一长期空置的文物古迹又划归给清溪小学使用,这也正应了县儒学作为学校的用途之一。2014年清溪小学委托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启动的“县儒学”修复计划,修复后的县儒学将恢复清代时的古貌。德清县儒学大成殿历经170年的风雨后仍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修复后的大成殿将成为德清县又一重要的人文景观。

 

漫话蠡山古戏台

徐 欢

 

    “妾是明月君万川,月印万川带君还。千山万水难成梦,回首残月挂山间。”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西施带着一份刻骨铭心的爱,追随着范蠡,隐居于一个倚山傍水的小村庄,这便是现如今的钟管镇蠡山村。

    据清康熙《德清县志》载:“昔范蠡扁舟五湖,寓居此地,属三致千金之一。”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携西施隐居于此山,故名蠡山。至清朝初年,在蠡山之巅,乡民为纪念范蠡,营造了象征范蠡泛舟五湖的舟型“范蠡祠”,该祠在清光绪年间得以重修。范蠡祠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前后共分三进,分布在一条纵向轴线上,整座建筑由高渐低再升高,呈古舫格局。蠡山戏台就设于该祠前殿的楼阁上,面宽3间,距地面高2.5米,屋面为单檐歇山顶,四戗脊起翘,恰似船的前楼。戏台正脊和额坊上均有彩塑和浮雕,上下场门悬有“出将”和“入相”匾额。整个戏台设计巧妙,前后两面均临戏坪,台南有能容千人的祠前广场,台北有纳百人的祠内天井,演出团体可从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朝向的台面演出,观众可任意选择不同台面观看,真是风格独特,别具匠心。这种“两面台”,是我国戏台建筑之稀物。

    古戏台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是古代专供演出的一种室外舞台。唐朝中期,中国的戏剧始具雏形,到宋、金两代正式形成戏剧这种文艺形式。当时,戏剧演出场所统称戏场,唐诗中又有“乐棚”、“歌台”、“舞台”、“露台”的记载;宋朝演变为勾阑、邀棚,勾阑的台已经有固定的顶了。 元代,中国戏曲达到鼎盛,“戏台”一名也正式出现。最初戏台多建于寺观等宗教建筑前的广场上,秋天丰收了,为了答谢神灵的保佑,做戏给菩萨“看”,老百姓也同时娱乐。后来民间也开始大量兴建戏台,巨富人家在宅院内或祠堂内建戏台,普通农村,则在晒场或近村开阔地搭戏台。后者因为简单而不固定,故清代时称之为“草台”。在农村串村走户演出的艺人班子也因此称作“草台班子”。

    古戏台不仅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也记录着一代代民间艺人的艰辛,反映了戏曲数百年的兴衰沉浮。在民生凋敝、文化贫乏的岁月里,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看戏变成了人们最奢侈的消遣和享受,戏台就如一块磁铁,牢牢吸引着周围的四乡八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数的古戏台,已经不见昔日那台上台下的热闹场面·····如今,随着我县“中国和美家园”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蠡山古戏台又以草根的力量成为提高文化凝聚力的重要场所。逢年过节时,古戏台就会上演一出接一出的戏曲节目,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乡邻齐聚蠡山,将平时非常清静的蠡山轧得格外闹猛。

九里三环桥的记忆碎片

费胜成

 

    德清东部水网密布,港汊纵横。在繁芜的运河水系里,有这样一段河,从雷甸武林头北上,穿黄婆漾、大海漾,入龙溪,其南段称十字港,北段名鲤头港。河流南北垂直,如刀斫斧劈般,后来叫运河西线,也是杭湖锡航道,在交通原始的悠长岁月中,可称得上南北要津。

    河两岸居民也许时常有些天堑难渡、苦无舟船的怅然,所以很早就建造了桥梁。自南而北,依次为平政高桥、茆山高桥、蔡家高桥。县志记载,三桥相望,各距三里,称“九里三环桥”,成了故老相传的民谚。我不由疑惑,三桥各距三里,加起来不是六里么?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平政桥距北侧的茆山桥五里多,茆山桥距更北的蔡家桥三里有余,总距离近九里,倒也符合“九里三环桥”的说法,果真民谚多虚指。

    三座桥同为东西向横跨河流的大桥,单孔石拱。南侧的平政高桥,在乾元镇东面,出德清老县城东门必经,记载建于南宋嘉定(1208-1224),明正德、清康熙十二年重建,咸丰兵毁,光绪元年(1875)知县唐煦春捐银、生员沈骏声募建。长32.2米,宽2.9米,拱跨10.8米。中间的茆山高桥,处东、西茅山之侧,明嘉靖县志有载,清咸丰兵毁,宣统元年(1909)知县林祖贤、王遹善捐银,耆民马宝三募建。长35米,宽3.2米,拱跨11.4米。北侧的蔡家高桥,清雍正曾重修,毁于咸丰,光绪六年(1880)里人募建。长36米,宽3.36米,拱跨10.9米。

    三座桥的命运出奇的相似,始建早在宋元,明清多次修葺,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轰然塌毁,清末都在官方和民间的同心努力下重建。重建后的九里三环桥均由花岗岩建造,体量相捋,长虹卧波,有些“缥缈飞桥跨半空”的气势。然而,再精致再宏大的建筑也难以抗衡岁月侵蚀的伟力,古典工艺与现代科技产生碰撞,在过往运输船舶冲击下,1984年与1989年,蔡家高桥、平政高桥先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2003年,茆山高桥面临相似的景况,德清县文物部门对承载着父老乡亲数百年情感牵系的茆山高桥实施了迁移保护工程,西移1公里,由茅山村迁至蠡山村。

    新址的茆山高桥,原汁原味,结构稳固,雄姿英发。东西跨向,全长40.4米,高约9米,拱跨仅次于寿昌桥。桥墩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桥拱用七条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置。东西两坡各置踏跺,桥面设桥栏、狮形望柱、吴王靠,定心石浮雕一花瓶上穿三画戟,寓意“平升三级”。桥侧题刻“民国叁年  里人重建”的纪年。桥体楹联据考为国内字数最多。品鉴一下联文,南侧:“冈峦西峙访陶朱故址千载下犹胜剑池,溪水南来攷余不残编九里中此作砥柱”、“斜阳映古树画桥西畔范蠡祠,皓月偃中流碧云南渡茅氏宅”。北侧:“东西是城镇通衢兵燹几经遂使徒行赀一韦,南北实杭湖要道规模重焕于今利济足千秋”、“宸宇通霄汉天人乘舆渡麟台,峦冈接溪流仙翁策杖探龙穴”。足有116字之多。

    有一个德清老文物人,喜欢在闲暇踏上茆山高桥,摩挲粗糙的桥栏,叹一声当年迁移保护的往事,古桥屹立如故,桥边夕阳晚照,偶有白鹭翩飞。相对于平政高桥和蔡家高桥的湮没,茆山高桥则何其有幸。此刻,没有什么文化符号、乡土情感、口头传说、古籍载述。九里三环桥,就这么转化为一个人、一座桥、一处景,逐渐定格。

2014-6-19第29期

 



上一篇: 2014-7-25第30期
下一篇: 2014-5-16第28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