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4-10-29第33期


申遗时代——新市古镇的价值

陶渊旻

      整个江南地区处于亚热带,地势平坦,气候湿润,日照充沛,无霜期长,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长江、太湖、运河等密布的河流湖泊相互沟通形成地域性水网。江南水乡古镇是在这样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类同一文化背景下,通过密切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一种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域。德清县新市镇就是这为数不多江南水乡古镇中的一个典型例证,其“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具有优秀的世界性价值。

     植根于“水”环境中的江南水乡古镇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特征。新市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的湖积平原,零星分布着众多的湖泊沼泽。京杭运河穿镇而过,实现了与其它江南水乡古镇的交通对接。水路交通促进了该镇的农业、商业贸易的发展,从而新市镇成为了浙江省北部极为重要的经济重镇。新市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在此繁衍生息。至宋室南迁,新市由于受到首都临安府的影响,使其迅速成为该地区经济文化的活跃点。水是新市镇环境的母体,该镇因水而生,因水而发展。据当地县志记载:“德清居泽国间,水利其舟,固其恒事,乃若舍舟遵陆,非桥渡莫通。”新市更是如此,对新市镇的总体城镇布局可概括为:“三潭、九井、十八块、三十六弄、七十二爿桥。”古镇内传统建筑鳞次栉比,街巷逶迤,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所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特征。

    多种文化的融合形成江南水乡城镇亦雅亦俗的独特地方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新市镇地处吴越的边陲,时吴时越的政治统治使得多种文化在此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当地土著文化。至宋代以后,随着宋王朝的南迁,带动了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成熟。新市镇一直崇文重教,稻米莲歌,耕桑读律,科名相继,吟咏成风。南宋丞相和文学家吴潜,西晋镇国大将军朱泗,南宋时期朝廷户部、兵部、工部的三部侍郎吴渊,明朝景泰年间医名卓著的皇室太医邱圭,清朝大画家、对日本画派有重大影响的沈铨,我国电机制造工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钟兆林和早期北京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赵紫宸,著名的早期民主进步人士俞寰澄和中国近代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钟昭华等等均出生在此。

经济作用表现突出的社会形态,反映了江南水乡城镇在中国传统发展史上独特的地位与价值。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了江南水乡农桑鱼牧业的发展,使其在北宋时期便成为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俶上表献其所辖十三州之地,吴越纳土,正式立名“新市镇” 。进入15世纪以后,江南地区的棉作经济与蚕桑经济日益明显地压倒了传统的稻作经济。商品经济的兴起使得市镇的不断涌现,新市通过运河与其它市镇相连贯通。在新市镇内出现了由家庭做法转化而来的雇主与雇工的关系,其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元兴酱园、方有顺茶叶行等建筑充分反映了当时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状态下的经济特征。这在中国经济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规划思想与经济规律的完美结合塑造了中国人理想的“文明、富足、诗意、和谐”的居住环境,在中国规划史与建筑史上具有中的地位与价值。新市古镇内水街相依,水巷和街巷是江南水乡城镇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是人们组织、生活、交通的主要脉络。水巷作为水上交通的要道,是城镇与四邻农村、城市联系的纽带,是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洗衣、洗菜、洗物、聚集、交流的主要场所。街市则是江南水乡富庶和繁盛的表现,在主要街市两侧,商店毗邻、货物满目、人流来往,很是繁华。街沿河走的空间布局决定航行与步行两种交通方式互不干扰。而这两种交通方式交汇形成的桥梁、河埠便是货物集散交易之所,往往也是人们活动密度最高的地方,进而成为水乡城镇中最活跃的场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市河埠群便是一个实证。

    由于新市古镇具备以上的这些突出的普遍价值,新市古镇从默默无闻一下子成为了专家学者眼中的“宝贝”。2008年10月14日,新市镇成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11月,新市镇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进入了新市申遗时代。


地名趣谈

纽智芳


    古往今来,地名的由来,并不是空穴来风,许多地名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渊源。有的承载的是某一个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有的则体现了当地古往今来人们对某件事的愿望、祈求、祝福;更多的是与一些名人轶事、历史变迁、地理风貌相关。这些地名蕴含的由来、演变等信息中,使我们从中窥见德清各方热土的历史、地理、社会形态的变化。可以这样说,一个地名(当然不是全部)也许能折射出本地区某段历史时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影子,以及人们的丰富想象力。

     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西施范蠡相关的传说,在我县东部地区地名上就有所反映。如新市镇西北2公里的东句城村,据传春秋的越王勾践在此筑城屯兵,有东、西两句城之称。(句即勾字),该村处于东面故名。句城村湖交斗,原名夫椒兜,县志记载:“夫椒兜在新市西栅外,俗名吴椒,疑即春秋时夫差败越处。”新安镇有个城头村,相传越王勾践曾筑城在此。该镇勾里自然镇,原名勾垒,县志载:“勾垒城为越王勾践屯军处”故名。清沈去矜有《勾垒城》曰:“野水悠悠落日斜,断刀遗镞半沉沙。兴亡说尽无人会,几处墩楼噪晚鸦。”在钟管镇有个蠡山村,相传春秋越国大夫范蠡曾在此寓居故名至今,而临近的西施兜、西施画桥,西施湾遗址等都与西施有关。

     与历史名人、名将有关的地名也不少,比如新市镇的朱墓村,因这里有晋朝的镇国大将军朱泗墓而故名;武康镇千秋村清河自然村,原名孟宅保,源于唐代著名“苦吟诗人”孟郊故居而得名;三合乡有上杨坟、下杨坟两个行政村,都与宋和王杨存中死后墓葬于附近,村落称为杨坟村;筏头乡瑶坞村有个将军堂自然村,相传太平天国时,一位刘姓将军在铜岭把守关隘,后失败于此自杀身亡,后人为纪念刘将军壮烈,筑庙称将军堂,村以庙得名;雷甸镇有上初鸣、中初鸣、下初鸣三个自然村,其村名出典是:后汉述善侯沈戎死后葬其中下,金鹅飞集,三鸣而去故名;雷甸还有个库桥自然村,相传南宋平章(丞相)游似辞官后曾寓居于此,并有他的库藏之所,附近石桥以库桥为名,村以桥得名。

     钟管镇葛山村有个齐眉自然村,村以山得名,而山名由来有一段历史纠结和故事。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不少贵族士绅纷纷南迁避难,其中有述善侯沈戎和青山刺史姚恢南逃,避难于今钟管镇齐眉山附近。后姚恢女儿成了沈戎的媳妇,开始时两亲家关系不错。当时他们住家旁有座柯田山,青山绿水风水极佳,姚恢打算在那里建房居住。不久,他的女儿把此事告诉了沈家,沈戎得知后捷足先登,抢先占山建屋。姚恢对此非常愤怒,借机骗女儿回家,将其关在孟溪北面的小山上,至死不悔。并且告诫他的后人,三世不得养女儿。后人把这个山便称为囚女山。到了明代,章嘉桢家在其山下,嫌山名不雅,取汉代梁鸿、孟光夫妻“举案齐眉”故事,改“囚女山”为“齐眉山”至今。

     有的地名则反映了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如武康镇城西村原有个叫“后寺里”的小山村(现已拆迁),坐落在镇西2公里的永安山下,原来早在公元222年武康建县时,这里曾是县治的后署,俗称后市,后来叫别为“后寺里”至今;武康镇东的五龙村有处称为“尰下村”的自然村,建村于唐玄宗光天二年(713),当时大诗人韩愈有首诗中“一封书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诗句。当时,地方上一些文人雅士套用韩诗中九重为名(九重为皇帝居住处),意思是“九重天下有一村”。可惜该村今已拆迁,不复存在,成为了一个历史地名。

     莫干山镇的康城和武康镇民进村鲍家庄自然村,则源于古代的一对将军夫妇的传说。原来将军名叫严康,奇丑无比,力大无穷,领兵把守今劳岭以东。其妻鲍三娘,美而勇,领兵镇守在姚坞关内。后来把严康屯兵处叫“康城”,鲍三娘的出生地称为“鲍家庄”。最有意思的山区筏头乡筏头村有个叫渔村的自然村,村名由来都是一则民间故事所致:据村民口碑相传,昔有一条大鱼想要游到大漾大港中去,却不料从余英溪下游误游到了现渔村的高溪滩上搁了浅。鱼问滩旁老农:“此为何处?”老农风趣地回答:“此处是鱼村。”不久,这条大鱼眼珠翻白死在了这沙滩上。而在莫干山区这处深山里的小山村,却世世代代留下了“鱼村”(后改渔)之村名,一直称呼至今。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地名不仅承载着过往的历史,其实更多的是我们记得住乡愁的源泉。


结语

    自2012年2月《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首刊以来,迄今两年有余。专版得县文广新局总揽其要,县博物馆身担其责,又蒙县新闻传媒中心安排专版。彼时春耕,如今秋收,时光流易,专版已33期,收得文章94篇。至此,即将和读者告别了。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创办,绝非一时兴致。首刊时,十七届六中全会春风拂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刊时,文艺工作座谈会方才落幕,寄语文化的责任与担当。保护历史遗产、弘扬德清文化,即是专版的宗旨。这不仅关乎文化工作者的本职,也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对于大多数读者,历史文化是抽象的,专版就是要与读者一起发掘深埋的记忆,整理散落的历史,串珠成链,然后我们共同珍藏。

   德清历史文化,堪称灿烂。7000年文明史,1800年建城史,自商周瓷之源,至明清市镇,洋洋大观。归在廖廖几期版面,管中窥豹,殊为不易。感谢专版作者,包括县内博学硕儒,砥砺奋进,字斟句酌,惠赐佳作;感谢编辑,文章编辑得宜,以历史长卷徐徐展开,有考古成果还原再现,有文物古迹宣传推介,有馆藏精品钻研探析;更感谢读者的热情,品读之余,或折枝拾遗,或频传于微信,形成良好的互动与社会反响。

专版仅举德清历史文化之荦荦大者予以介绍,一得之见,未必言是。所幸保护历史遗产没有止境,弘扬德清文化亦不会停歇。历史长卷继续展开,今日的专版也会是史海一粟,暂别且期待,来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再相聚。


德清县博物馆

2014年10月













下一篇: 2014-9-24第32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