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2-02-24第1期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首刊词

  满树花开,春光明媚,乘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春风,由德清县新闻传媒中心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县博物馆承办的《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德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良渚文化在县境内有大量遗存;商周时期火烧山等原始瓷窑址的考古发现使德清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瓷之源";秀丽的山水孕育了南朝文学家沈约、唐代诗人孟郊、一代文学大师俞平伯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多年来,德清县博物馆一直致力文物保护、收藏、展览和研究。馆内现收藏各类文物90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400余件。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发现文物史迹89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26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文物保护点285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里只是"半亩方塘",但天光云影般的历史文化画卷就此展开。《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每月出版一期,对德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产进行集中展示。《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若能成为我县文化建设的一块砖石,我们将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目      录

  ●镇馆之宝——良渚文化玉器出土记

  ●两块石头与德清旧石器时代

  ●牛鼻式耳腰沿釜-德清原始先民繁衍生息的宝贵见证

 

镇馆之宝——良渚文化玉器出土记

——朱建明

   

 

  1986年1月17日,已经下午3点多了,县博物馆办公室响起了电话铃声,打电话的人是德清进修学校的教师倪建秋。他说在戈亭乡东舍墩村,父亲倪炳泉在自家农田挖鱼塘,挖出了几件很稀奇的东西:质地似石似玉,有一件像个杯子,一节一节的,但两头相通,另两件扁圆形,中间有个圆孔。搁下电话,我脑中复原着倪老师的描述,良渚文化琮、璧形态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从县城到东舍墩没有直达的轮船,无论乘"戈德班",还是"善德班"到戈亭或山水渡后都要再步行几里才能到达,可是都已经错过了搭船的时间。当天唯一可以搭乘的只有晚上9点的"湖杭班",但到达东舍墩要半夜了。急煞人!于是,我稍作打点便蹬上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出东门城桥,往东舍墩疾行而去。

  从老县城到戈亭乡东舍墩村陆路有30余里,好在经过前几年文物普查,使我对全县的乡间道路滚瓜烂熟,去东舍墩可谓是轻车熟路了。出三里塘,经乌牛山侧,辗转蠡山麓马回岭,从西茅山翻越茅山桥,过澉山集镇后不久就来到了龙溪南岸的辉山渡,东舍墩近在咫尺了。夕阳下的龙溪波光粼粼,船来船往,北岸桑林簇拥、伫立的辉山塔在余晖下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摆渡的老翁从对岸小屋伸出头来向我张望,跑下河埠解缆,渡船吱吱嘎嘎地向我驶来。我肩扛自行车一脚跨上船头,一边擦着淋漓的汗水,一边迫不及待地向渡翁打听倪炳泉其人和他的家。渡翁似乎看出了我的来意,说:"炳泉挖着宝贝了,有人向他买,天快暗了你才来,弄不好人家早就卖掉了。"我的心凉了半截。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找到了主人的家,倪炳泉60岁上下,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着淳朴憨厚的神情,我说明来意后急着问:"大伯,东西呢?""我藏起来了!"我悬着的心瞬间放了下来。走进了里屋,在灶头边他踮脚从最上一层的灶龛里拿出一件玉琮、两件玉璧。我顿觉眼睛一亮,琮和璧呈现出柔和的"鸡骨白",琮有七级,璧扁平浑圆,虽然经过了四五千年的埋藏,却还是如此的完美无缺,在德清文物史上这是一项石破惊天的重要发现啊!第一次"上手"这样的宝贝,我如获至宝地揣摩着,竟然忘记了饿和累。天色已晚,大伯挽留我留宿他家,我们用棉絮把琮、璧包裹好,藏在一个纸盒里,狼吞虎咽地吃完了他为我热的饭菜,和大伯同床躺下,聊着聊着不觉得呼呼睡去。

  次日清晨,大伯带着我去看挖出文物的地方,这是一片小地名叫庄前的水田,南面紧挨着龙溪,东面是一条从龙溪通往东舍墩村的小河,西南不远就是辉山塔。鱼塘约半亩地,已经挖到低于水田近一米的地方,地表散露着许多的陶片和红烧土。在小河的河岸,俯首也能采集到陶片、鼎足之类,究竟是一处良渚文化时期的墓地?还是遗址?茫然中我觉得这很重要,于是,向大伯提出带着文物先回县城,他欣然答应。折返大伯家,邻里乡亲闻讯而来,其中一个妇女说:"前些年我家也挖到一块(璧),放在家里搁置电熨斗,我去拿来一起送给博物馆。"我带着一琮三璧匆匆离开了东舍墩,竟然忘了记下那位妇女的名字。。。。。。

  19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来的专业人员和我们一起考古清理了现场,原来这里属于一处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遗址复合地。在残存的独木葬具里,还出土了陶鼎、尊、盘等文物,木质葬具的标本后来经中国科学院碳十四测定,距今约4080年。据此,凡是以后其它地方出土了与辉山玉器、陶器相似的文物,那么它的年代也可参照辉山的年代。辉山类型,成为良渚文化考古年代学的标尺。如今,玉琮、玉璧分别属于国家一、二级文物,是了不起的国宝级的珍贵文物。论内涵,琮、璧自身所包涵的历史、科学、艺术信息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有的谜团也许谁也说不清楚,比如玉料来自那里?在没有金属的原始社会,人们是怎样进行切割、钻孔、刻画、抛光等复杂的玉器加工工艺的?它们无语地和现代人打着迷猜,甚至让考古学家也为此懵懂,足见这些文物的价值与魅力。当我每每凝望着博物馆陈列的这些文物珍品,就会想起这些古老的文物身上延续着的新的故事,想起那些为保护文物无私奉献的人们。

两块石头与德清旧石器时代

——袁 华


 

  照片上的两块石头,可以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一块呈扁平状,长14厘米、宽9厘米;一块呈馒头状,长13厘米、宽8厘米,均产自我县西部莫干山镇劳岭村龙里自然村。然而,这两块普通的石头,却能叩开德清旧石器时代大门,把德清文明的发端追溯到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2008年6月6日是个晴朗和炎热的日子,参加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县博物馆同志,陪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旧石器时代专家来到莫干山镇劳岭村龙里自然村一带开展调查。他们顶着烈日,背着行囊,手拿工具,徒步在山涧密林,行走在荆棘丛中。岭一座一座翻、坡一道一道爬,断面一处处查,可是茫然许久,却依然不见门径……,就这样经过艰难的寻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萤石加工场四周高约3米的土坡断面上,他们惊喜地发现旧石器时代地层已闪现在眼前,这令所有在场人员都忘却了疲惫,兴奋不已。省考古所专家指着断面上一层厚约30厘米的黄褐粘土兴奋地说:"这就是旧石器时代更新世中期的地层,它的特点是稀网纹红土上有黄褐粘土"。顺着这层黄褐粘土,专家不时用手铲挖出在常人看来很普通的石块,逐块逐块仔细辨识,终于找到了本文开头介绍的扁平状石头。专家拿起这块石头,指着边口上的两个刃口,说"这是砍砸器上的一个连续小疤,是古人类打制它时留下的痕迹,当时大都是用锤击法制作的,石块是砂岩质,比较适宜早期人类打制石器"。专家言简意赅的介绍,使大家恍然大悟。随后,欣喜接踵而至,很快他们又在附近砖瓦厂周围,找到了又一处旧石器时代地层,采集到了本文介绍的另一块馒头状石头。该石头带有1个台面和2个小片疤,术语称石核,属旧石器时代的工具。

  这两块石头,虽然磨蚀严重,保存也不理想,但在考古专家眼里却非同寻常,因为它来自旧石器时代地层,这是我省继2002年安吉、长兴首次发现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所以这两块石头的发现,结束了我县无旧石器文化遗迹的状况,印证了德清人类的生息,肇始于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更新世时期的最早历史。

 

"牛鼻式耳腰沿釜"

德清原始先民繁衍生息的宝贵见证

——孙荣华


 

   

 

  当您走进德清县博物馆第一展厅——"远古德清"展区时,首先映入您眼帘的是一件硕大的筒形状陶器。一般人可能认为它不够精致、美观,器形又比较怪异而不以为然地一走而过。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您就错了,它可是距今约7000年,我县当地老祖宗亲手制作并使用过的东西呢!

  1999年下半年至2001年上半年间,为了配合杭宁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位于高速公路所涉区域的三合乡二都刘家山马家浜文化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当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考古发掘工作均如期圆满完成。通过发掘,除掌握了该遗址的马家浜文化基本分布信息外,还出土了许多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的古文化遗存,其中"夹砂黑胎红衣陶釜"是最为重要的珍贵文物之一。这件陶釜高50余厘米,整体呈喇叭口下斜收、平底的筒状体。器物的腰部设有一圈凸出于表面的沿层,且在上部中部和底部分别置若干"牛鼻"式系耳,因此有学者称它为"牛鼻式耳腰沿釜"。"牛鼻式",比喻形如牛鼻故名。考古资料显示,在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如釜、鼎等均为陶质,属于日常生活中的炊具,或置于炉灶之上,用来煮、炖或煎、炒食物。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釜与鼎等炊具可视为是现代铁锅的前身。根据史前葬俗资料,也有专家则认为它可能是一件用于埋葬婴儿尸体的葬具——"瓮棺葬"。这件"牛鼻式耳腰沿釜",是一件看似简单并残缺经修复的标本类展品,但是它所蕴含的学术价值却非常之重要,而且相同时期同一类型和造型的器物,在本地区和相关地区属于罕见,因此它在博物馆的地方史陈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其它文物不可能轻易替代的一件重量级文物。

  德清县刘家山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的这件"牛鼻式耳腰沿釜",不仅器形硕大,而且制作精良,造型独特,保存完整,时代特征明显,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较高水平。也是距今约7000—6000年之际,先民们在德清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历史和史前文明的珍贵实物见证。这些资料相当重要,对于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太湖地区人类的文明进程、地方社会活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知识:

  马家浜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德清县是马家浜文化的重要分布区。这里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据碳14和热释光年代测定,马家浜文化年代始于距今约7000至6000年,最早因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发现而被命名。文化特征:"盛行俯身葬;陶器以外红里黑或表红胎黑的泥质陶;使用玉璜、玉玦装饰品。"

 

上一篇: 2012-03-20第2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