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2-03-20第2期

  目      录

  ●德清史前遗址散记

  ●令人心醉的黑陶

  ●漫谈"防风""良渚"能否共鸣

  ●石犁与农耕文化

德清史前遗址散记

——费胜成

 

  初春雨雾朦胧,我喜欢趴在德清文物分布图上小憩,那上面有不少史前遗址,星星点点。是的,我们就活在遗址上。欣赏者总在精致或古朴的文物前讶异着,却往往忘了关注,它们的来处。创造和拥有这些文物的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但凡走过,必留痕迹。德清先民生活于此,构成聚落。聚落留存至今,便是遗址。

  关于遗址的分布,除了人文生态,首当其冲的是适宜的自然环境。先民选择在德清生活,大有讲究。那时,海侵稍退,气候温暖湿润,河网、沼泽、平原和地势稍高的土墩错杂,满目是桑树、棕榈或者芦苇。拓荒者穿梭其间,寻找濒临水源又适宜稻作农业的地带。他们在沼泽平原围田种稻、养蚕织丝、构筑干栏式房屋、以独木舟往来、制作陶器、石器、玉器……如遇洪水险恶,则退踞土墩孤丘以作后盾。如雷甸的杨墩、钟管的东舍墩和审塘、新安的董家墩,从这些遗址的地名不难窥见当时的自然状况,拓荒德清并非偶然。

   关于遗址的内涵,史前遗址的年代在文字产生以前。其渊源大概是,距今1万年以后,古越族的一支迁徙到环太湖流域,定居繁衍,逐渐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等连续的文化时期。德清境内的史前遗址有数十处,各种文化均有涉及,大庙山、刘家山遗址是马家浜文化的发轫,其他遗址以良渚文化时期最多,距今5300-42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略早于中原的夏朝,称为文明的曙光。遗址构成一般包括居住址和墓地,一些可能还有祭台。德清的良渚遗址,一部分在德清南侧,属良渚中心的外围地带,如三合羊尾巴山遗址、雷甸杨墩遗址等。一部分在德清北侧,属更外围的中间地带,如钟管辉山遗址、新市梅林遗址等。面积数千至上万平方米不等,较高等级聚落之间,分布着数量更多的普通聚落。

  德清的这些遗址,规格虽不及良渚中心区域,却也颇有称道之处。羊尾巴山遗址,出土琮、环、冠状饰、管、珠等大量玉器,已划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良渚遗址群。杨墩遗址,发现成品、半成品玉料等,初步判断为良渚玉器加工场所,是较为稀有的良渚制玉作坊遗址。辉山遗址,发现七节玉琮和木质葬具,年代测定距今4080年左右,从而成为良渚玉器研究的一杆标尺。下高桥遗址,灰坑中清理出石犁、破土器、耘田器等农耕用具和黑皮陶贯耳壶、杯、罐等典型器物。它们印证着一种高级的文明形态,是德清比商周瓷之源更早年代的闪亮文化元素,是来自史前的问候与馈赠。

  星布的遗址、琳琅的遗物、基于其上的种种溯源和推断,或许仅是文明的冰山一角。当你偶然捡拾到一片陶、一块石,或许你正捡拾起关于古德清的久远故事。毕竟,我们就活在遗址上。


令人心醉的黑陶

——徐 欢

 

  1991年1月,雷甸下高桥砖瓦厂开挖水塘时,一处良渚文化遗址暴露在世人面前。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一组良渚文化时期的器物。其中几件黑陶虽已残缺,但经历几千年的风霜雨雪,表面依然乌黑光亮,煞是夺人眼球。

  下高桥遗址出土的这尊黑陶罐(图)溜肩、圆腹、镂孔弦纹圈足,整体造型端庄、质朴,器物通体施以黑色陶衣,色黑如漆,显示着黑陶的秀美韵致。它现正伫立于县博物馆的陈列柜内,静美、闪烁着黑色的光亮,似乎向我们讲诉着德清先民如何把脚下普通的泥土制作成如此精致的器物……

  陶器,因就地取材、制作方便,所以一直是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最为盛行的生活用器。良渚文化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获得空前提高,制陶手工业已形成一个专业性的手工业作坊。良渚文化黑陶胎质都较纯净细腻,所用陶土可能经过淘洗。其器壁薄而规整,显以快轮制作。器表大多披一层黑色陶衣,此种陶衣是用淘洗过的陶土调成的泥浆,施加在陶器的表面,以掩盖稍为粗糙的胎壁,增加陶器外表色泽。在陶器将干未干之时,用鹅卵石等工具多次进行打磨,直至器表十分光亮,呈现出漆黑色光泽。

  黑陶的黑色光泽之美是令人心醉的,那种细腻润泽的质感散发出的黑色魅力,正是我们先民关于生活的信念和信仰,是他们心与自然的和谐。

  小知识:

  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亦在德清的土地上闪烁着史前文明之光。良渚文化距今5300—4200年,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它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的精美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文字资料,以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等现象,使研究者们认为它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已看到了文明的曙光。


漫谈"防风""良渚"能否共鸣

——袁 华

 

  在我县三合乡境内,迄今共存着两个古老文化元素,这就是著名的防风神话和良渚文化。她们时代相似、地域相通、缺失互见,然因防风是"南迁"还是"土著"等学术争议未见端倪,至今尚不能共鸣与璧合,令人费解。

  防风神话来自于文献史料和民间口碑,综述着我国史前南方百越民族首领防风氏和防风国的故事。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国语?鲁语下》,随后在南朝梁时的《述异记》、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以及地方志书中多有其零星的记载。迄今在德清本土乃至原吴越地区的民间口碑,仍有许多防风故事传承。传说他是"长人",是治水英雄,曾"守封禺之山",后因开会迟到,而被夏禹杀戮。之后被人们拥戴为英雄,恭敬为神并从此神化。

  防风神话的问世,缘起于1981年原二都乡的地名普查,产生在八十年代后期的全国民间文学普查。1990年北京《民间文学》杂志发表了浙江防风神话口承资料九则后,防风神话被誉为是继中原神话、云南岩画、纳西族祭天古歌后我国远古神话的第四次重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关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如今的二十多年间,德清大地已掀起过三次高级别的学术研讨浪潮,留下了众多专家学者精辟的研究成果。今天在三合乡二都村,仍有防风祠和五代吴越国王碑刻等古迹可见;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当地还会组织隆重的祭祀防风仪式;专家学者对防风神话的研究也在历久而弥新。

  良渚文化,因1936年首次在浙江余杭良渚镇发现而命名,距今约5300至4200年。据考证,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相当发达,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除了制作石器、陶器、竹木器、丝织品外,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空前水平。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重要的古代文化,被誉为"东方文明曙光"。

  防风神话和良渚文化均属我国史前文化研究范畴,来自于两个不同层面的学科,即神话学与考古学,其重要性自然难分伯仲。笔者以为,若通过以下方面对比,或许能找出两者可以共鸣的理由。

  首先在时代上,依据史料《国语?鲁语下》"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的记载,说明防风氏和夏禹系同一时代人。查《中国历史年表》夏禹所处的夏朝,距今约4000多年历史,这与良渚文化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约四、五千年是衔接的,所以两者时代相似。

  其次在地域分布上,《国语》记载防风"守封、禺之山",而这"封、禺之山"今天已被诸多专家学者证实就是三合乡境内的封山(又名防风山)、禺山(又名大山或屏风山)。而良渚文化遗址分布,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证明了有以良渚莫角山遗址为中心,面积约33平方公里的良渚文化遗址群(现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存在,这个遗址群的中心(莫角山遗址)与防风所在的封、禺之地不足10公里,界内的羊尾巴山遗址,也属这个遗址群的遗址。之外,我县还有鱼埠头、新安高桥、杨墩和辉山等地的良渚文化遗址,其分布基本与良渚遗址群接近或相连。因此,两者在地域分布上应该是相通的。

  再就是两者缺失可以互见。用"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文明"这一人类学观点解读两者,可以得出其各自的缺失。防风神话有史料记载和民间口碑传承,但迄今未见物质遗存,是"见人不见物";同样被称之为"东方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至今除了发现大量遗址和石、陶、玉等器物外,不见任何文献史料或民间口碑的传承,属"见物不见人"。因此两者多有缺失,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算不上完美。不过依据现实两者众多的偶合,假如我们在研究的基础上,能把其归纳成一种共同的文化资源再加以探讨,那么可以预期,随着两者的共鸣,我国史前这段充满文明曙光的历史就会精彩纷呈,并且一鸣惊人。


石犁与农耕文化

——陶渊旻

 

  德清县博物馆一楼展厅的独立柜里放着一把石犁,这把石犁在一楼展厅的众多石质文物中可以称的上是一个"大块头"。它长56厘米,最宽的地方有36厘米,犁头上开刃,犁身上钻有五孔。石犁虽然已经断成两截,但是从刃部上看,这还是一把新石犁。

  1991年2月,德清县雷甸镇下高桥村砖瓦厂在农田中取土时,发现了很多古代的石刀、石片。当时的省考古所芮国耀老师与县博物馆朱建明老师闻讯赶到了现场,经过调查他们发现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古遗址。随后,他们将已经暴露在外的一处古代遗迹进行了清理,从遗迹中出土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把石犁。这么大的一把石犁,从当时来看可以说是石犁之王。由此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德清先民,在没有金属器的帮助下能制作出如此大的农业工具。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自己历史,延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古国。那么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何以相继不绝?中华文明之光何以能长明不灭?对这些问题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但归根到底这与中国古代发达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农业有着重要的关系。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经济活动,但是农业生产并非是人类获得食物的最初方式。在几百万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集的方式来获得食物,直到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才开始对水稻进行栽培种植,而当时的农业发展阶段与翻土工具密切相关。

  以德清所在的杭嘉湖平原为例,这里从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6000年)开始,历崧泽文化(距今6000-5300年),至良渚文化时期(距今5300-4200年)三个史前文化发展序列。考古学者已经发现在马家浜文化时期已有颇为发达的稻作农业,但这一时期还是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直到崧泽文化晚期开始,出现小型的石犁,到了良渚文化时期,石犁成为了一种主要的农业工具,出现了如德清县下高桥村出土的大型石犁。农业发展,一般认为是经过了刀耕火种、锄耕、犁耕这三个阶段,从技术上看,这是三个前后递进的阶段。石犁的出现,是人类从刀耕火种到锄挖地再到牛犁地,土地的使用年限不断延长,使用率不断提高。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在此定居,农作物的食物在人类食物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犁的出现是农业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     中国有句古话:"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正是由于我们的先民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发明了这些日常劳动工具,保证了我国古代农业产生经久不衰,至今我们还以世界百之七土地养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人口,使中华民族代代相传,创造了不朽的中华文明。

 

上一篇: 2012-04-18第3期
下一篇: 2012-02-24第1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