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3-02-28第13期

  目      录

  ●江东士族话沈氏

  ●从陆市到新市

  ●西晋青瓷堆塑罐

 

江东士族话沈氏

--周建忠

  三国吴、两晋六朝时期,武康地处近畿,经济繁荣,人才辈出,是武康县最兴盛时期。《浙江人物简志》共选录南朝五代(公元317--589年)人物46人,武康县就有19人,占百分之四十以上,其中除姚察外,都姓沈。道光《武康县志》卷十三 "爵秩" 中记载沈姓人物就有117人,以致于民间有"满朝文武半朝康"民谣。

  武康沈氏家族,确切地可从东汉光武帝的时候说起。祖先沈戎,字威卿,东汉初因说降剧贼尹良,汉光武帝刘秀封他为海暋县侯,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沈戎坚决辞让,不愿意接受这个职位,而且从此远离中原,迁居到当时的江东会稽乌程县之余不乡,遂世家焉,后虽邦邑屡改,而筑室不迁。

  沈戎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沈酆、沈浒和沈景。沈酆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曾经做过零陵太守。沈景为人"端鲠清直",在汉顺帝时期担任侍御史,后来又被任命为河间相,也就是做河间孝王刘开所在封国的国相,是沈氏家族中载入正史的第一人。其后人有沈充,自小喜读兵书,以英雄豪杰自居,后来做了大将军王敦的参军,封为车骑将军,永昌元年(322年)起兵与王敦东西夹攻都城建康,两年后被东晋元帝司马睿所杀。沈充家住武康前溪,自制《前溪曲》七首,令家中歌伎舞女传唱。"山边歌落日,池上舞前溪",前溪歌舞,扬名后世,后来这里成为南朝的习乐场所。沈充还在后属德清的钟管龙溪附近铸造钱币,形状象五铢,但更小,世称沈郎钱。钟管原名钟官,就是管理铸钱的官名。

  沈约则出于沈浒一系。高祖为沈警,为大将军谢安器重,任命为参军,但无意于仕途,称病辞官。曾祖沈穆夫,继承父学精通《左氏春秋》,参加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影响浙江八郡的孙恩起义兵败被杀。祖父沈林子十八岁便和哥哥沈田子一起跟随南朝宋武帝刘裕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威声远闻,三辅震动,关中豪右,望风请附",极大地振兴了沈氏家族。然而好景不长,到了沈约父亲沈璞又遭遇了重大的打击。沈璞因卷入刘宋王室内讧、皇位争夺的政治漩涡而被杀,从此沈约一家又流离失所,当时沈约才十三四岁,家道的中落促使他发愤苦读,他博通群籍,又写得一手好文章,这为其日后成为南朝文坛的"一代辞宗"打下了坚实的学业基础。同时少年生活的种种坎坷和磨炼,也为他出仕后养成稳健谨慎的处世态度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历仕宋、齐、梁三朝,先后被任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后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死后谥隐,后人称他为沈隐侯。

  由于沈氏家族长期在外活动,现德清县境内发现的沈氏家族遗迹不多。县博物馆研究员朱建明先生对已有的史料和史迹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实地调查,考证了沈戎故宅——皇觉寺遗址在开发区龙山村方安自然村,2006年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遗址采集的刻有"宋绍兴五年二月二十七日入皇觉寺。"武康石门楣现于县博物馆二楼展厅展出。关于沈氏故里所在,众说纷纭,有东沈、八都、东衡等多种说法。自不祧之宗沈戎以后,数百年世家,人丁繁衍,沈氏后裔居于县内外各地,沈氏故里的争论则是当今的韵事了,大体总是武康沈氏罢。



 

从陆市到新市

--陶渊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一首《忆江南》总是能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我们最为熟悉的江南就是故乡新市,有人把新市古镇称为"江南古镇最后的传说",也有人把新市赞誉为"洗尽铅华的素颜美妇",众多的形容都无法体现江南古镇新市的韵味。正是因为江南如水,如这般柔美而有灵性。"水"是江南水乡的母体,关于新市镇的产生也与一场洪水有关。

  1700多年前,也就是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的夏天,淫雨成涝,洪水大发。下舍与雷甸之间一个叫陆市的地方,一晚就被洪水淹没了,住在陆市的百姓们纷纷向东迁徙。人群中有一个叫陈廷肃的人,或是这群人的领袖,他带领着大家来到了一处水陆环绕、舟楫通利之地。当陈廷肃遇上这块土地的时候,也许是被这里的灵气所吸引,他们毫不犹豫的停留了下来,在此繁衍生息起来。时间长了,这里的人越来越多,因为是新徙于此,所以陆市就改名为"新市",这便是古镇之始。

  陈廷肃带领乡人遇到新市这块宝地看似偶然,其实陈公还是有的放矢的。记载中称:"有陈廷肃者,来镇相地,以其水陆环绕,舟楫通利,遂率众定居。"显然,陈公在带领乡人来此地之前,他曾经来过这里。据地方志记载:晋元康年间(291-299),新市大旱,河道干涸,镇国大将军朱泗率众开浚市河,引漾溪水缓解旱情。由此可见在陈廷肃来之前,这里便已经有人居住,可能是规模不大,未能成市而已。

  从陆市到新市,这是新市人民的开拓精神的体现,更是与自然水患斗争的过程。今天的新市古镇给我们留下的是最最普通的小桥、流水、民居。正是这些,恰恰反映了千百年来新市人民在与自然水患斗争中,因势利导、合理开发,最终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艰辛过程。


 

西晋青瓷堆塑罐

--沈松琴

 

  1982年5月,德清县秋山地区发现古代墓葬一处,县博物馆工作人员闻讯后前往查看。经判定,该墓葬的年代为西晋时期,后经清理,该墓相继出土了铜镜、熏炉、水井等数件青瓷器,更有一件在我县极为少见的青瓷堆塑罐(图)出土。

  该堆塑罐通高46.8厘米,最大腹径29.8厘米,口径13厘米。胎色灰白,质地坚硬,通体施釉,釉层晶莹丰润呈青绿色。整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三层。顶层,也即器盖,堆塑重檐庑殿顶楼阁,飞檐戗角、瓦楞清晰,四面围有院墙,正中开有门洞,院墙上置飞鸟,作休憩状;二层堆塑重檐庑殿顶楼阙、以坐熊做柱,另有圆形楼阙、姿势各异的飞鸟等;三层塑方形楼阙及静坐佛像。上下部之间堆塑数对熊柱,神情憨态可掬,似有负重之感。下部罐身盘口、丰肩、平底。罐腹部均匀贴塑玄武和神兽。肩部有一圆形小孔。此件堆塑罐的堆塑看似繁缛,却错落有致,实为佛、道、儒三种思想交汇的综合物。其中的楼阁宫阙、飞禽、走兽,反映了中国道教"天神合一"的思想,表达了人们对天宫神仙境界的向往之情,而把外来的佛教佛像在当作神仙的一种加入其中,体现了中国儒家思想"兼容豁达"的开阔胸襟。

  堆塑罐的名称,由其制作手法而来,因罐颈部分多以繁复的堆塑装饰物组成,亦被称为"魂瓶"、"神亭"、"塔式罐"、"佛寺罐"等,是古代随葬用的明器之一,由东汉中期的五联罐或五管瓶演变而来,至东吴时成形。堆塑罐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彼时南方地区的战争较之中原地区相对较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诸如农业、陶瓷等各生产行业也比较兴盛,加之两汉以来社会上"世以厚葬为荣,薄终为耻"的厚葬风盛行,人们便开始烧造这种集多种动物形象、人物和亭台楼阁于一身的堆塑罐。堆塑罐造型繁缛,制作费时,且几无雷同,简直是现实生活的微观再现,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士族地主、官僚贵族对死后享乐生活的向往和长生不死的追求。也因此,自东汉晚期直到西晋时期,青瓷堆塑罐成为重要的冥器盛行于浙江、江苏、江西等地。西晋以后,由于厚葬风的迅速消退,作为明器的堆塑罐产品也大为减少,后逐渐消失。尽管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堆塑罐的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工艺更是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岁月的湍流每每将古昔的事物冲得无影无踪,然我们何其有幸,能够通过这不朽的青瓷堆塑罐,窥见那久远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时代……




 

2013-02-28第13期.pdf

上一篇: 2013-03-21第14期
下一篇: 2013-01-29第12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