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3-01-29第12期

  目      录

  ●孔愉:镶嵌在德清县名里的人

  ●中国史学界的"奇"事

  ●千秋桥与武康城

 

孔愉:镶嵌在德清县名里的人

--朱炜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浙北德清县向以溪水清澈、官民仁德,是宜游、宜学、宜居、宜业的好地方。说到县名中的"德"字,不可不提一个有德之人,孔愉。宋朝葛应龙《左顾亭记》里说,德清县"因人而增其美","晋车骑将军山阴孔敬康愉,人之瑞也",孔愉就是这德清"人"的代表。因为有了孔愉,德清这个名字方更显出她的人文底蕴和道德魅力。

  孔愉,字敬康,绍兴(旧名山阴)人,生在吴宝鼎三年(268)。他十三岁时便死了父亲,赡养祖母,很是孝顺,闻名乡里。与同郡的张茂字伟康、丁谭字世康齐名,号曰"三康"。后西晋平吴,他与其他吴地名士一起迁到洛阳。晋惠帝末年,中原大乱,他又随名士们东还,以稼樯读书为务。传说他曾隐居德清吴憾山下(城山)。有一日,他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卖龟的农民,注意到那鱼笼里放着的是一只白龟。龟,在古人眼里是灵物,而白龟尤为罕见。孔愉想,上天有好生之德,何不买下它放入溪中。他当下这么做了,买了龟,又放了龟。释放生物,在封建时代一直被看做是善举。孔愉生前的时代就已在宣扬,据《列子》上说:"邯郸有百姓在大年初一献鸠给赵简子,简子很高兴,厚赏了他。有客人问这是什么缘故,简子说:'初一放生,示有恩也。'"至孔愉所生活的晋代,佛教已经传播开来,佛教戒杀生,所以放生更加流行。

  于是孔愉放龟的故事不胫而走,在流传中内容也越来越传奇:那是一只有灵性的龟,孔愉把它放生后,它游到中流还不潜水,几次向左边——孔愉站的地方回顾,才慢慢地没入水里。它的这几个回头,是为报答它的救命恩人孔愉,又似乎预示着孔愉将得到恩遇:这样的好人,是没有理由不交好运的。孔愉觉得这龟真是通人性的,几次回头看"我"。不!它不只是一只很稀有的龟类,而是神的化身。为此,他找人特意制了一个鼎,上面刻铭文:"孔敬康鼎沉之于水。"可见这件事在他心里很贵重。

  果然,晋建兴元年(313),时年五十岁的孔愉应召当上了丞相椽,驸马都尉、参丞相军事,由此一步步进入晋朝政治中心。出任此职不久,因讨伐不满于元帝,另立朝廷的佞臣华轶有功,孔愉被封为余不亭侯。余不,是德清的古称,孔愉不曾想早年隐居之所如今成为了自己的封地。而德清人皆传他的得志全赖当年那只神龟的庇佑。当铸侯印的时候,印上有龟钮,那龟首作左顾之状。铸工思将印融毁,重新铸造,但融铸了数次,还是原来样子,所幸就报告给了孔愉。孔愉这时忽然想起年少时在德清放龟的事,觉悟这是自己放龟功德的善报,便愉快地把左顾的龟印佩戴在身旁。

  孔愉不是德清人,却因放龟、封侯故事与德清结下不解之缘。遍观相关浙江绍兴的民间故事集,均无孔愉之素材,惟德清民间文学里独存。

千年以前的德清人因敬仰他,在余不溪上建起孔侯庙。大诗人范成大曾宿德清时,泊舟左顾亭,见孔侯墓庙还在,庙居墓前,内奉有孔愉与夫人像,皆盘膝而坐。感念孔愉之德,在吴憾山南建起一座孔侯庙,俗称上余不庙,今已拆。乾元镇小南门外有龟回坎(今名金湾坝),相传就是孔愉放龟处。放龟的溪,即余不溪,所以吴憾山南的这一段,也叫了龟溪,而老人们更愿意叫她"孔愉泽":因为孔愉是个有德之人,更因为德清是如此有德的地方。


 

中国史学界的"奇"事

--陶渊旻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朝历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翻开这部《二十四史》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二十四部正史中的《宋书》、《梁书》、《陈书》这三部居然都是德清人撰写的。这三部由德清人撰写的正史主要集中于六朝时期,通常我们把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三国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称之为六朝。六朝时期武康人才辈出,其中二十四史之一《宋书》的作者沈约就是其中一位。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家族社会地位显赫。他历仕宋、齐、梁三朝﹐曾自称"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齐永明五年(487年)沈约奉诏撰写《宋书》,他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本纪和列传七十卷。《宋书》共一百卷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另两位撰写正史的德清人是姚察和姚思廉父子。姚察(533—606年),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年十三为梁简文帝萧纲所器重。萧纲登基,授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到了隋文帝开皇九年奉诏撰《梁史》、《陈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557—637)是姚察的儿子,字简之,唐朝初期史学家。姚思廉与他的父亲姚察一样也是三朝仕宦,但与其父辈相比他是幸运的。隋大业二年(606)姚察去世,但梁、陈二史尚未修成。在临终时他将修撰体例交给儿子,嘱他继续写完。隋末大乱,虽然姚思廉也断断续续的撰写了一部分梁、陈二史,但至隋朝灭亡《梁书》和《陈书》还是没有完成。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乘农民起义浪潮,在太原起兵直取长安。此时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留守长安,李渊率兵攻占长安后,王府中的僚属都四处逃窜,唯独当时任代王侍读的姚思廉依然在代王身边。唐兵冲入王府,姚思廉大声怒呵道:"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得无礼于王。"后来,李渊拥立杨侑为隋恭帝,姚思廉护王的义举也得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的赏识。李渊称帝后,秦王李世民开文学馆,招揽四方文士,收聘贤才。以房玄龄为首的秦王府文学馆十八学士,在秦王麾下讨论文献,商略古今,姚思廉就是"十八学士"之一。"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当上太子,思廉也随即升迁为太子洗马。到了太宗朝,因为姚思廉是秦府旧人,皇帝允许他可将政建直接秘密上奏。姚思廉对于政事"直言无隐",督促太宗勤于国事。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重新下达撰梁、陈、齐、周、隋五代史的任务,姚思廉一人独力承担梁、陈二史的编撰工作。贞观十年(636年),五代史同时撰成。姚思廉撰《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六卷,终于实现了他父亲的遗志。唐太宗曾称赞他:"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姚思廉去世后,唐太宗深为哀悼,赠太常卿,谥号"康",准许其葬于昭陵。

  二十四史是我国公认的古代史学主体。二十四史的内容涵盖古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有人用一首诗来记忆编撰这二十四部正史的主要编撰者:"司马班范陈房沈,一萧二姚魏李芬,徵寿刘熙欧阳宋,薛修脱濂廷玉臣。"二十四史的主要编撰者就二十二人,而其中的沈与二姚均为德清籍名士,这不得不让今天的德清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六朝时期包括沈约、姚察父子在内众多德清名士的出现,显然与德清的地域条件、人文乃至德清人的性格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纵观中国历史中同一个县内三人修正史三部的现象实乃少见,真称得上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件"奇"事。


 

千秋桥与武康城

--费胜成

  在央视《见证》栏目拍摄的专题纪录片《桥与城》中,一座座桥与城市相依相生,见证兴衰荣辱。武康也有一座千秋桥,自古为武康地标,共同经历了1790年的悠然岁月。千秋桥跨余英溪,余英溪之水源自铜岘山,自西向东,穿武康而过,是武康的母亲河,有前溪落花、桂枝春水等胜景。

  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吴大帝孙权新设郡县,编户齐民,在余英溪北、永安山下草创永安城,是为武康建县之始。同年,永安城东五里的余英溪上,建起了一座崭新桥梁,架通南北,后世文人称"徒杠",是仅能步行的木质方桥,因为官方出资,地处官道,民间简化地叫为"官桥",就是千秋桥的前身。此时的千秋桥,尚是武康附郭,阡陌桑麻,翠柳寒烟。而到六朝武康已是繁华之地,城市建筑不断东扩,千秋桥畔开始房屋林立,人烟稠密。立于桥头,既可看落花美景,亦能遥望曼妙歌舞的风流人文。

  唐广德二年(764),几经迁徙的武康城搬到了千秋桥北堍。当时的县令庆澄"舆瓦砾、伐荆莽",重建武康城,余英溪三面环绕,开浚为护城河,立城门四座,为"抚耘"、"朝恩"、"怀安"、"平远"。千秋桥地处县城南方正午位,余英溪流经千秋桥的一段因处县治之前而定名"前溪"。城在北,桥在南,千秋桥与武康城终于连为一体,这种格局,此后千年不改。

  南宋初建炎年间,武康城毁于金兵的战火,千秋桥也同样惨遭厄运。而战火初平的绍兴年间,县令钟燮故址重建武康,规制复备。县令曹绛即刻募邑人重建千秋桥,因为此桥既是贯通要津的需求,也是武康城的象征。武康临近南宋都城近畿,再次进入繁荣时期。此时的千秋桥,往来南北,人流如织,近观锦绣前溪,遥听晨钟暮鼓,还能有幸看到苏轼、毛滂等人交游酬唱。

  明初的武康繁华渐远,夏原吉经江南时留诗:"湖州武康县,僻在群山中,人稀官事少,土沃禾稼丰。"武康演化为风光优美、民风淳朴的田园城市。而明清两代,武康一直处于"县无城"的状态,不再有城墙、城门。但是千秋桥对于武康的重要意义,从未更改。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李大春重建千秋桥。因使用频密,百余年后的正德十四年(1519)毁坏。嘉靖十八年(1539)知县陆奎章开始谋划筹措,二十年(1541)知县廖暹动工,二十五年(1546)知县余启竣工并写下《千秋桥碑记》。这次重建历三任知县殚精竭虑,经六七年艰辛施工,顺应民意,政通人和。建成后的千秋桥长四十丈(合120余米)、高四丈、宽一丈七尺,为六孔石拱桥,如长虹卧波,颇为雄壮。并正式定名"千秋桥","欲祈巩固不朽,为武康千载之利也"。

  此后的清康熙十四年(1675)改为三孔。1980年,改为水泥平桥,而拱券多用旧石。今日的武康崭新亮丽,千秋桥仍如忠实的老仆人,未曾变动迁移,刻录着武康城的深远记忆。倘有一天,千秋桥回复旧观,再次展示文化源流,成为武康乡土情怀的根系,则又是一段桥与城的佳话了。


 

2013-01-29第12期.pdf

上一篇: 2013-02-28第13期
下一篇: 2012-12-25第11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