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2-04-18第3期

  目      录

  ●杨墩遗址良渚玉器加工之谜

  ●神秘的良渚玉梳背饰

  ●石之美者 ——德清县博物馆藏良渚文化玉器

 

杨墩遗址良渚玉器加工之谜

——沈松琴

 

 

  距今5300-42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玉器,因其丰富的器类、复杂的造型、精美的纹饰而成为我国史前玉器制作最高水平的代言者,当之无愧的世界瑰宝。但良渚玉器硬度很高,仅略次于水晶,达摩氏4—6度,在还没有使用金属工具的良渚时期,先民们究竟是如何解玉、治玉和雕琢的这些问题着实令人费解,也因此成为千古谜题,于是寻找良渚治玉遗址,也就成为我省考古研究工作者的迫切课题。

  1993年我县雷甸乡杨墩村在大规模土地平整时发现了一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玉器、石器和陶器标本,同时还发现了许多玉料和琢玉的剩余物(见图),这一发现引起了我省考古界的重视,一时还发生了盗掘盗挖事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对此作出重要批示。2001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和县博物馆人员组成调查组,对杨墩遗址进行了试探性发掘调查,再次出土了带切割痕迹的玉料和半成品玉器的残件,说明杨墩遗址已具备了对玉料进行切割成型和研磨成器的功能,就此初步判定杨墩遗址是良渚时期的一处制玉工场,从而成为我省最先发现加工良渚玉器的重要遗址。

  "玉不琢,不成器"。一件精美的玉器必须从璞玉(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开始,经切割、钻孔、琢纹和打磨(即抛光)等工艺后方能制琢成器。这些工艺在今天发达的科技条件下,可以说轻而易举,但是在几千年前的良渚时期却非易事,良渚先民究竟是怎样琢玉成器的呢?关于这个话题,至今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论及,在切割方法等环节似乎已有定论。从杨墩遗址等地出土的加工玉料观察,推测其切割方法为

  一是线锯切割,用兽皮等粘上解玉砂充当"锯条",不断添水,来回往复地拉动"锯条"磨擦拉锯切割,解玉砂多为高硬度之石英砂。线锯切割常在玉器表面留下抛物线形的痕迹。二是片锯切割,在杨墩遗址出土的玉料上,留有不少切割的痕迹,据观察其切割槽呈直线状,当为片锯切割所致,是以竹片(也可能是长条形薄石片或骨片)加水蘸砂来回切割。片锯切割时片锯及刃缘于切割面作平行运动,常常在玉料两侧切割面上留下基本平行的直线痕迹,这一点在出土玉料的侧面遗留的多条平行直线得到了印证。之外,还有圆盘形砣切割和旋截法切割等说法,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良渚文化许多玉器上都有孔,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如玉琮、玉璧、玉锥形器等。在没有金属的工具的时期,良渚先民又是如何在玉器上钻孔呢?另外,但凡见过良渚玉器上精美纹饰的人,无不惊叹于良渚玉工的雕琢技艺。因为良渚玉器硬度很高,雕刻又采用了阴线刻划、浅浮雕、透雕,甚至微雕等多种艺术手法,难度之大超乎想象。除此之外,良渚玉器许多加工面的光洁度、光色感以现代工艺也难以做好……故此,良渚玉器的钻孔、雕琢纹饰所用的工具及打磨抛光工艺等诸多问题上也都是尚待破解的谜题。

  杨墩遗址是研究我县史前良渚文化的重要遗存,是为数不多的已发现的玉器加工制作场所之一,对研究良渚文化玉器加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这一考古学上的歌德巴赫猜想必定会被考古学家们所破解。


神秘的良渚玉梳背饰

——施兰

 

  每每走进德清县博物馆的历史长廊,身处远古德清场景中,不由自主地就会为良渚文化时期的精美玉器所驻足,件件玉器在暖色光的烘托下,散发着熠熠光芒以及神秘而遥远的气息。而其中有一件冠状器很是独特,整器器身扁薄,两面平整,素面无纹,宽5.3厘米,高2.8厘米,厚0.4厘米,总体形状近似倒梯形,顶部上缘中间部分呈弓形,弓冠低于上缘,冠部下方有椭圆形装饰孔,两侧缘略内弧,边角完整,底部收成扁榫状,榫部有2个对钻小孔。整件器物线条委婉,转角圆润,磨制精致,若干褐色沁色,昭示着与我们相隔已有数千年沧桑岁月。此件冠状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土于德清三合新兴一带,因人为盗挖,具体出土地点已不详,墓葬也已不可考。三合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羊尾巴山遗址,属于良渚中心遗址的外围地带,出土了玉璜、玉环、玉管、玉镯等器物,证明了良渚先民也曾在这块土地上陆居水行、繁衍生息。

  而对玉冠状饰的了解,亦是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日渐丰富而愈来愈清晰。经考古资料显示,目前发掘出土的冠状饰有数十件,大多出自于大型良渚文化墓葬,在早期的报告中将其命名为"佩饰"、"垂幛形饰"。后经过余杭良渚反山瑶山等地高级墓葬发掘出土情况分析,冠状饰一般位于良渚文化墓葬的墓主人头部左右,且常伴有朱砂痕迹或镶嵌用的小玉粒,并与木质纤维痕相连,推断其可能是装饰于木质、象牙等有机物质上的一种玉质神冠,遂定名为"冠状饰"。直至1999年浙江海盐周家浜遗址发现了与象牙梳连接在一起的冠状饰,才揭开了其使用之谜,后也将其称为"玉梳背饰"

  新石器时代的梳子与现在有较大的迥异之处,具有较高的梳背,且常常装饰有神灵形象或制成神冠状,而梳子齿部往往制作得比较粗糙简单。作为良渚文化最具特色的玉饰之一,玉梳背饰只见于良渚文化规模较大且随葬品丰富的墓葬中,而且在每一墓中都具有惟一性。从这些随葬情况看,玉梳背饰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实用品,除作梳理头发之用外,还有更重要的用途。目前对此有多种研究观点,有认为是图案化的鸟形冠,良渚巫师通过戴鸟冠的形式祭祀火与太阳;有认为冠状饰造型源于耘田器,是与农业有关的祭祀神灵的礼器;还有的认为可能是嵌插在某种刻有神灵偶像降神巫术所需的法器上的构件。但是无论哪种观点,都提及了良渚文化玉梳背饰作为礼器,在当时的祭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象征性装饰作用,是巫师或首领用以标明身份和地位的,可以说是良渚文化神权统治的一种表现。

  所谓"透物见人",如今我们站在这里屏气凝神地观看这件玉梳背饰,虽然已历经四五千年的时光嬗变,当时当地的宗教祭祀也已无法还原,但实实在在质的东西却得以保存并显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可以走近,可以触碰得到,与这数千年前的器物做心神交流,探寻它封存久远的文化讯息,感知着良渚文明依然在延续……


石之美者 ——德清县博物馆藏良渚文化玉器

——徐 欢

 

  中国人对玉器的崇尚可谓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将玉神化为富含"精气"、可沟通人神的物质。德清历史悠久,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在县境内有大量遗存,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的玉器,有琮、璧、钺、璜、冠形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锥形玉器等。每一件玉器,皆是古老文明的见证,都镌刻着一段历史的精彩;每一件晶莹剔透里,都闪耀着德清先民的智慧之光。

  在良渚玉器中,玉琮最受人注意,这不仅由于其形状奇特,而且关于它的造型和用途,有着各种虚玄的传说,为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目前对于良渚玉琮功用的猜测很多,有"男性祖先说"、"地母女阴说"、"图腾柱说"、"礼地说"等,不过,多数学者都认为琮与宗教祭祀、财富权力有关。《周礼》有"以黄琮礼地"的记载,也就是说在礼仪活动中用琮来祭祀地神。从造型上看,玉琮的造型是内圆外方,众所周知,"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天地的一贯认识,因而许多学者据此推测玉琮为我国古代统治阶级祭祀苍茫大地、沟通天地的礼器,内圆则象征天,外方则象征地,中间的穿孔表示天地之间的沟通,是中国古代宇宙观与通天行为很好的象征物。

  玉璧是良渚玉器的又一重器,它的出土数量较多,个体面积较大,形状为扁平圆形,中部有一圆孔。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天又是苍色(青色),故"以苍璧礼天"。良渚时期的玉璧多数光素无纹,器形单一,其器料的切割和磨制方法较为原始,常厚薄不一,璧中间的圆孔为双面对钻而成,所用玉料以透闪石或者阳起石为主,大多呈现土灰、暗绿、褐碧等颜色,整体气息极为古朴大气。

  德清县博物馆藏的玉琮(图一)为国家一级文物,玉壁(图二),国家二级文物。这两件玉器于1986年在德清县钟管镇辉山遗址墓葬出土,墓葬中木质葬具的标本经中国科学院碳十四测定,距今约4080年。据此,凡是以后其它地方出土了与辉山玉器相似的文物,那么它的年代可参照辉山的年代。辉山类型,成为良渚文化考古年代学的一段标尺,以此足见这些玉器的价值与魅力。

  良渚玉器种类非常丰富,其中被视为礼天地祭祀用的玉璧、玉琮和代表身份的玉钺最为重要。玉钺是良渚玉器中仅作为礼仪与军事有关的器形,钺是一种武器,玉钺则是把实用的武器转化为礼器,它的性质、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玉钺(图三)1994年1月三合新兴村良渚遗址出土,色泽白中泛黄,素面无纹。玉钺的出土数量极少,只有大中型男性贵族墓葬才可能随葬玉钺。玉钺是良渚文化中数量最少、等级最高的玉器,仅出于少数等级较高的墓葬中,且一座墓中只能随葬一件玉钺,因此玉钺被视为军事首领的象征物,是标志身份的重要礼器。

  玉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说文》称:"半璧为璜。"实际上古代的玉璜不仅限于规整的半璧(半圆)形。璜在"六器"中被作为礼器,《周礼》载:"以玄璜礼北方。"但在考古发掘中,多发现于人的胸腹部,是一种佩饰。半圆玉璜(图四),国家三级文物,1994年德清县三合羊尾巴山遗址墓葬出土,直径5厘米,高3厘米,形似半圆形璧,圆心对钻小孔,外壁边缘饰弦纹一道,器表光洁无纹。三角玉璜(图五)国家三级文物,1996年德清县下舍新安高桥遗址墓葬出土,外形呈不规则三角状,正面刃边,底面平整,中有半圆孔,孔两侧有对钻小孔,光洁无纹。

  良渚玉器除礼器外,其它器形如镯(图六)、珠(图七)、管(图八)、环(图九)、锥形器(图十)等被认为是当时贵族戴的饰物。耐人寻味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玉器中没有一件是真正用于生产和劳动的工具,这也许是原始艺术进入纯粹的艺术天地的一个佐证吧。这些器物穿越亘古的岁月呈现在世人面前,至今仍然散发着神秘悠远的气息。县博物馆的这些馆藏精品为人们解开先人的制玉工艺提供了实物标本,有助于对良渚文化的探究,也是德清人民的一笔精神财富。

 

上一篇: 2012-05-18第4期
下一篇: 2012-03-20第2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