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2-05-18第4期

  目      录

  ●探秘德清土墩墓

  ●悠 远 的 记 忆—— 梅 林 遗 址

  ●鸭形壶与马桥文化

 

探秘德清土墩墓

--陶渊旻

   土墩墓是商周时期广泛流行于吴、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土墩墓的主要特点是不挖墓穴,在平地上直接营建墓葬再堆土掩埋。其墓葬形制大致可分为无石室土墩墓与石室土墩墓两种,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土墩中是否存在石室,石室土墩墓顾名思义是用石块垒成一石室,石室作用类似于后世的棺椁。土墩墓主要分布在今浙江大部、江苏南部及皖南部分地区,江西东部及福建北部也有零星发现。从已发现的土墩墓资料来看,土墩墓涵盖的历史,最早可达商代,最晚可至战国初期,墓葬的分布区域与商周时期在我国东南的吴、越疆域基本吻合。

   上世纪五十年代,江苏吴县对县内五峰山上的数座烽燧墩进行了清理并在《考古通讯》上进行简报。这揭开了石室土墩遗存发掘和研究的序幕。由于对土墩墓这一古文化遗存还不是十分了解,而且民间有"秦始皇北筑长城南筑墩"的传说,当时江苏吴县的文物工作者认为:"春秋时期吴越之争甚剧,吴防越,在太湖筑墩据守",从而产生了"烽燧墩"一说。之后,还有专家学者针对石室土墩墓的作用,提出了"古战堡"、"藏兵洞"、"祭天台"、"居住用途的石室"等各种说法。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发掘资料的逐步累积,考古学家们意识到这些分布在广袤的环太湖流域石室土墩墓作为烽燧墩、古战堡、藏兵洞、祭天台、居住等用途都有其不合理性,只有"墓葬说"是符合事实和科学规律的。

   德清县是浙江地区土墩墓的重要分布区之一,建国以来通过历次文物普查发现,土墩墓分布主要集中在武康、三合、洛舍等低山丘陵地带,在东部水乡的新市、干山等地也有少量发现。这些发现的土墩墓主要有:

1976年8月初,新市镇新联公社社员,在平整土地兴建校舍时,于"皇坟堆"发现了一批原始青瓷。这批原始青瓷是属于一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古墓葬的随葬品,器形为仿同期青铜礼器的筒形卣、尊、簋、卣、鼎等,共有27件,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1987年4月三合乡朱家村石料厂民工在取山皮泥时发现一座土墩墓,并将大部分随葬品取出,德清县博物馆工作人员闻讯后即前往现场调查,并于同年4月24日至5月1日,对该石室土墩墓进行了清理,出土原始青瓷共有34件。

   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为配合杭州至南京高速公路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独仓山和南王山土墩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土墩11座,墓葬17个,合计出土器物263件,其中原始瓷器182件,印纹硬陶器58件,其时代为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

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为配合武康镇经济开发区建设,省考古所又对武康镇三桥小紫山商周土墩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商周时期土墩14座,这些土墩内共有墓葬50多座,出土100多件商周时期的各种类型的原始瓷与印纹硬陶等文物。在清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商代早期及商代中晚期的土墩墓,是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最重大收获。该考古成果入围"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

   墓葬作为反映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思想变革的载体,是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那么,在德清境内发现的土墩墓能否帮助我们找回那段曾经失落的历史呢?德清从地理位置上看处于太湖的南岸,钱塘江以北,今天的德清县是由原先的武康县与德清县合并而来的。现代考古证明,德清县地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进入历史时期,夏代德清属扬州之域,为古防风国之境。至西周、东周是前文中提到的土墩墓最为流行的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德清地处吴越边境。所以,在德清发现的土墩墓并非是吴地或越地所特有的,而是两地所共有的一种墓葬形制,它不但是吴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越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些土墩墓的主人是谁?为何这些土墩墓中都没有人骨?古人在高山之上营建土墩墓是有什么目的,这中间有什么民俗学含义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发现。

 

 

 

悠 远 的 记 忆—— 梅 林 遗 址

--沈松琴

    新市镇素以"千年古镇"名声在外,而距镇不远处的梅林村,相较于新市,显得毫不起眼。殊不知,梅林不但是新市地区最古老的村落,也是德清县东部地区最古老的村落。
    说起它的古老,就不得不提梅林遗址。梅林遗址位于梅林村以北白洋圩的一片高地上,面积约5万平方米。该遗址于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地表下可见文化层,厚度为0.30-0.40米。由于多次高地改田等大规模动土作业的影响,遗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从地面和断面采集的标本来看,主要以印纹硬陶为主,也曾出土过泥质灰陶、夹砂红陶、原始瓷等标本,其中印纹硬陶器形以罐为主,纹饰丰实,均为几何形纹饰,主要有云雷纹、席纹、回纹、大方格纹、米字纹等。泥质灰陶主要为日用器,器形有豆、罐等。夹砂红陶器物主要为炊具,器形有鼎、釜、甗等,标本中可见圆锥形鼎足和扁圆形鼎足,部分鼎足有圆孔,多数夹砂红陶外壁印绳纹。石器中的磨制斧、锛、双孔刀残件等也有发现。
    由此可以想见,早在3000多年以前,梅林地区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追寻着他们当年留下的依稀生活印记,我们惊叹地发现,先民们用他们勤劳灵巧的双手,开创了梅林的文明之光:
    他们用泥条盘筑,慢轮修整法生产出夹砂红陶鼎、红陶釜、泥质灰陶豆等生活用具,特别是夹砂陶这类在受热时不易裂开的陶器的生产与使用,使得先民吃熟食更加容易,改善了梅林先民的生存环境。
    那时他们的磨光技术应比较纯熟,从出土的石斧、双孔石刀(图)和有段石锛等石器来看,这些工具显然都经过精心磨制,锋刃锐利,且这些工具握在手中,长短、大小都十分合适,使用起来十分顺手,先民的智慧可见一斑。
    爱美之心,不仅人皆有之,而且自古有之。从梅林先民遗留下来的印纹硬陶残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在当时生产力如此落后的时代,先民们就试着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干前用印模将花纹捺印上去后进行烧制,原本硬邦邦的器物顿时生动起来,尽管纹饰还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却尽显朴实古拙之美。
    梅林遗址作为我县东部一处较大的古文化遗址,其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类似上海马桥文化遗址四层,相当于商周时代。遗址尚未进行过考古发掘,我们不知道这片遗址下面究竟埋藏着怎样悠远的记忆。但当我们置身梅林遗址,眼前却仿佛浮现出几千年前,梅林先民在这里傍水而居、耕作劳动的生活场景,他们构筑房屋,制作陶器、石器……

 

 

鸭形壶与马桥文化

--费胜成

   2006年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德清士林王公郎一个叫将军台的地方展开发掘,揭露了房址、水井等遗迹,以考古学的方式使德清首个马桥文化村落浮出水面。马桥文化,20世纪50年代发现于上海马桥,1982年定名。分布在太湖地区东、南部,距今3900-3200年。从横向看,马桥文化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是有很强独立性的化外之地。从纵向看,马桥文化处在良渚文化之后,又一轮大规模海侵来袭,人口迁徙,聚落荒废,文明衰微。所以,马桥文化是太湖地区一种百废待兴、兼容并包的夏商土著文化。德清县位于太湖南侧,杭州湾西北,是马桥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

   马桥文化遗物以石器、陶器为主,多为生产生活用具。遗物中最有特色和代表性,并且广泛流行的是一种形似鸭禽的器物,称为"鸭形壶"。德清县博物馆即收藏着一件鸭形壶。泥质灰陶,敞口,粗颈,鼓腹、凹圜底,肩部附半环形扁鋬,尖圆尾,腹部拍饰条纹。此器腹部扁而鼓,形似鸭腹,尾部上翘,泥条贴塑羽毛状,形似鸭尾,活脱脱一只野鸭的造型。鸭形壶形象生动,源于当时的自然环境。马桥文化时期,太湖地区气候温湿,湖沼密布,适合野鸭等各种水鸟栖息,鸟禽崇拜的文化习俗由来已久。面对水鸟翩飞、野鸭嬉水的景象,马桥工匠生出些许"人与自然,相与为一"的感悟来,便创造了鸭形壶这一活泼趣致的新器类。

 



 

上一篇: 2012-06-21第5期
下一篇: 2012-04-18第3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