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2-06-21第5期

  目      录

  ●春秋越国礼器"人首青铜杖"收藏记

  ●瓷艺瑰宝传 终须源头始

  ●青铜锄与吴越春秋

 

春秋越国礼器"人首青铜杖"收藏记

 --孙荣华

        

       “人首青铜杖”(杖墩正面)

 

       “人首青铜杖”

 

“人首青铜杖”(杖墩背面)

 

  2003年4月22日,一个暮春时节的上午,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德清博物馆的同志由于天气连续阴雨而各自在办公室进行资料整理。9点时分,突然从楼下传来"咚咚咚、咚咚咚、有人吗?请开门"的声音。当工作人员打开大门时,只见两位农民模样的中年人,其中一位手中捧着一个用报纸包裹好的东西,神情略显紧张地说:"请你们看看这是样啥东西好吗?"博物馆经常会出现类似的事情,和往常一样,"好吧!请你打开来看看"!工作人员说。当物品露出"庐山真面目"时,大家眼前顿觉一亮,于是专业人员立刻将东西接过来再看个仔细。根据器物的造型、表面包浆等判断,这应是一件出土不久的青铜器文物。若判断不误,那么这千载难逢的事真给遇上了,大家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已心照不宣。据当事人讲述:"东西是从武康龙山家里房屋傍边的山地上挖出来的,因为不知道是啥东西,所以来交给你们博物馆识识看"。由于馆藏青铜器及可对比资料的匮乏,说实话当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于这件"不速之客"的名称、用途等均比较茫然。那么它怎么会来到他俩的手上呢?会不会有什么意外、或文物被盗挖等隐情呢?情况的扑朔迷离使大家谁都不敢凭空妄断,因此内心的压力与不安也蹶然而起。经过短暂的紧张与平静之后,博物馆领导决定立即向省文物局汇报。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之下,当事人又进一步讲述了发现和得到这件东西的经过,并说可以马上到现场去实地察看。诚然,如果一件出土文物缺失了详细的出土地点,那么它的实际价值就会丧失大半。因此,当务之急是立即会同专家去现场进行调查。向省里请示汇报的电话打出不多久,专家们的汽车就匆匆来到了德清。时不我待,一行人立即驱车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这件青铜器的出土地,对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全面调查。

  这件器物分杖首、杖身和杖镦三部分。其中杖身为木质(出土时已朽),杖首长28、銎径4.0、厚0.2厘米;杖镦长30、銎径4.0、厚0.2厘米。杖首和杖镦皆中空,总长度58厘米。杖镦底端与杖首顶部,分别各塑有跪坐状人像一尊。杖墩人像,秃发、头形圆阔,双目圆睁、目光有神、面带笑容,双耳垂肩、耳垂皆孔。左右手臂弯曲呈弓形,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人物大腿部正面饰三道横向、且有一定间隔的阳刻粗线条纹;臀、胸、背部表面则阴刻直、弧、折、圆线相组合并极具时代风格的图案纹饰。杖首人像,整体素面,秃发,头形圆阔,面带笑容、双目圆睁、目光有神,耳部省略。左右手臂弯曲呈弓形,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杖墩处设有一棱角素面凸节一圈,和一圆形、两端锯齿纹收口中间蟠虺纹的凸节一圈为组合。杖首造型除增加了一棱角素面凸节一圈,其余与杖墩皆一致。杖首顶端人像的头顶连铸有一表面饰交错状细旋纹的柱圆体管状物。器物保存基本完整。

  根据器物的造型、表面纹饰,并结合以往相关资料,专家们最后一致认为它是春秋晚期越国文化的产物——权杖。又按照权枚上下端皆塑有人形像等特征,定名为"人首青铜杖"。专家还说,权杖的杖首与杖镦之间应有木质柄相连,它的整体总长度应在100厘米左右。由于木质柄已朽,目前我们所看到是为两节,因此一般人认为它可能曾被折断,其实不然。关于它的用途,专家们认为它应是当时越国北部德清地区之边陲部落族长、或者首领级人物佩带和行使权力的青铜礼器,但它应不包含军权。资料显示,建国后在浙江省内曾发现过两件类似的器物,除1990年绍兴县漓渚镇中庄村出土过一件;吴兴区埭溪也曾发现过一件(仅杖墩),德清发现的为第三件。德清出土的这件表现了一种比较抽象的效果,如人物脸形和五官等皆为线条轮廓,其中杖墩人像表面纹饰颇具特色,不仅布局合理有章,而且线条阴阳兼备、时而蜿蜒、时而曲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越文化的传统风格,体现了越国青铜权杖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这件"人首青铜杖"的出土地点,是在德清县境北界与湖州市城郊吴兴区的接壤处。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这一带曾是"于越的北陲、句吴的南疆",因此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和重要。而这件越文化青铜权杖的出土和发现,无疑是这段特殊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之一,因此会显得更加名声显赫。现如今,由于这件重量级文物的入藏,使德清博物馆原来比较匮乏的青铜器藏品增色颇多。通过展览并与观众面对面的默默对话,不仅可以使大家能够近距离地观赏到它的尊容,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那段曾经 "卧薪尝胆"吴越争霸传奇历史的认识和了解。

  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一切地下出土文物均属国家所有。德清博物馆能得到这件千载难逢的珍贵文物,除了要归功于当事人良好的法律和文物保护意识,还要感谢支持关心并为之付出的所有工作人员。这件文物来到博物馆收藏,首先可以享受完善的保管待遇,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和展览,使它的价值能得到真正的发换和体现,为弘扬历史文化和促进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的结局无疑是每一件出土文物最为完美的选择,也是我们大家的共同期盼。

 

瓷艺瑰宝传 终须源头始

--费胜成

  原始瓷器是商周时期中国东南地区生产的瓷器,以瓷土作胎,表面施釉,经1200℃高温烧成,是人类文明史上已知最早的瓷器。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中游地区,则是商周时期的制瓷中心,是中国瓷器的重要发源地。以德清火烧山、亭子桥窑址为代表的西周至战国窑址,在产品规模、质量等方面独一无二、一枝独秀。那么接下来在生产时间上,也就是寻找最早的源头上,研究人员投入了更多关注。

  201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瓷之源"课题组开展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考古调查及发掘。仅在德清县境内就发现 商代窑址近10处,分布在龙山一带,有水洞坞、安全山等地点。此地丘陵起伏,山上有丰富的瓷土、烧料,山下河网密布,运输便利,制瓷条件相当优越。窑址产品以印纹硬陶为主,兼烧原始瓷器。原始瓷产品代表器形是豆,胎色灰白,胎质细腻坚致,火候极高,豆盘内壁有釉,釉层较薄,有一定的玻璃质感。东苕溪中游也是国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仅见的商代原始瓷窑址群分布区。

  现有的德清县原始瓷窑址调查发掘资料,全部集中在龙山一带。德清文物工作者在探索瓷之源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终于取得新突破。2012年2月,在距离龙山西南10公里的城山东麓,又调查发现了商代原始瓷窑址!窑址背靠城山,余坡连绵,草木茂盛,泥土为红壤,东侧原有小河通余英溪,确是烧窑制瓷的宝地。在地表和坡地断面上随处可捡拾到原始瓷标本,仅发现标本的区域就有数十平方米。研究人员采集十余片标本,均为原始瓷质地,此处极可能是纯烧原始瓷的窑址。产品有豆、罐、器盖三大类。豆类器物敛口,浅腹,盘和柄分制拼接,内壁留旋涡纹,豆柄有高矮两种,喇叭形,其中一件外壁留刻划符号。罐类器物分两种,一种折肩斜腹,肩部对贴两个泥点,一种翻沿矮颈溜肩。器盖较矮,浅盘,薄胎,圆形捉手。器物类型具有强烈的商代特征。在制作工艺上,轮制成型,较为规整,胎质细腻,人工施釉痕迹明显,多数局部施釉。城山窑址的发现丰富了德清商代原始瓷窑址资料,为探索瓷之源课题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北方重青铜器,而南方重原始瓷,东苕溪流域的古越人,形成了生产使用原始瓷为特征的地域文化标帜。原始瓷的烧造,可以说是古越人包括德清人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可以想见:商代,城山脚下,一个独立的窑区,陶舍林立,工匠流转,窑火蔽日,该是怎样一番生动繁荣的图景。而这,就是中国三千多年瓷器文明史的滥觞了。

 

青铜锄与吴越春秋

--袁华

  在德清博物馆史迹陈列厅的青铜展柜里,有一件展出的青铜锄(见图),它的问世,似乎与我们有着难舍的情缘。这件现已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的展品,在入馆之初却悄然无声地躲进了库房,以其自身的含蓄和深沉,整整度过了十七个漫长春秋。

  2004年1月14日,当时距春节放假已不足一周,我和单位同事小陶依然在乾元老馆内清理库房,为新馆搬迁作前期准备。老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建筑,馆舍已十分陈旧,狭小的库房贮满了藏品,不大的角落里还堆放着十几袋早年征集的古钱币,当时我们的任务就是整理这些古钱币。这天下午,我俩打开一麻袋古钱币,记录为:"1987年1月三桥乡(现为武康镇)民进村第四组农民在建猪舍时从地下出土并捐赠"字样,倾倒时,忽然一块铜块随着倒出的钱币跃然而出,小陶迅速捡起拿给我看,须臾端详后,我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件罕见的青铜锄。

  这件青铜锄平面略呈方形,截面呈等腰三角形,銎口为长六角形。銎长7.4、宽2.2厘米。锄通高8厘米、宽8.6厘米,重160克。锄面中间有一前后贯通的方形大孔(便于在銎口插入的木叶上横装木柄),孔边长3.4厘米。锄侧面中间,有一鼓起的凸棱,由銎口至刃,说明该锄是用双合范浇注而成的。刃部两侧起翘弧度较大,刃口有明显的磨损(当为经常使用之故)。锄面铜色青绿,表面有一层光滑的氧化层(俗称包浆,可见年代之久远),部分磨损处还裸露出红色铜胎。此锄除銎口一角残缺外,其余尚完整。从锄本身具备的铜质、长六角形銎、等腰三角形截面和宽刃两侧起翘等特征对照,与我省其它春秋时期出土的青铜锄基本貌似。因此从类型学判断,可以考定是春秋时期的青铜锄。

青铜锄,是早年用青铜制成的一种农业工具。所谓青铜也是和红铜比较而言的。天然的铜色红,所以叫红铜,然红铜韧而不坚,不便作利器,于是古代人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在天然的红铜中加锡加铅,使其成为既韧又坚的金属合成技术。这种金属因其颜色青灰,故名青铜。历史上把使用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的时代,称之为青铜时代。我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直至战国晚期,后因铁器替代而完成青铜使命,前后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其中,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是我国青铜冶铸业发达的顶峰时期,主要集中在铜矿资源丰富的中原和北方地区。我国古代一直将青铜视为珍贵之物,常以"金"或"吉金"称之,所以,许多显现的青铜器,多见于礼器、乐器和兵器,而罕见于工具,尤其是锄一类的农业工具。

  德清地处江南,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然在作物茂盛的同时,难免杂草繁缛,故非常适合锄之类农业工具的使用。春秋时期德清属吴越国交界之地,境内有铜山寺、炼铜滩等天然铜矿和冶炼场,青铜资源金贵,但用青铜制作农具是否是越王勾践倡导发展农业、强大国体,最终越灭吴的历史见证?


 

2012-06-21第5期.pdf

上一篇: 2012-07-25第6期
下一篇: 2012-05-18第4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