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2-07-25第6期

  目      录

  ●德清越文化史迹初探

  ●德清出土的最早流通金币——楚郢爰

  ●莫干论剑

 

德清越文化史迹初探

--朱建明

  德清历史悠久,古籍将其追溯到夏代的防风氏之国,现代考古学已基本探明,德清史前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商周时期的土墩墓广泛分布、古文化遗址遍及中东部。因夏商至战国百余处原始瓷窑址的发现,德清被誉为"瓷之源"。许多专家认为这是古代越人的发明创造,因此暂将与此相关的文物史迹称之为"越文化史迹"。
  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在德清分布广泛,所在地往往与带城的地名相关,如梅林遗址,与方志记载的东句城毗邻。东句城遗址,在新市镇西北,其中有小村名胡郊兜,清康熙《德清县志》记载:"夫椒兜在新市西栅外,俗名胡椒,疑即春秋时夫差败越处。今太湖有夫椒山,恐非战地也。"地方志又载:"据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此屯兵,有东西两句城之称。"谷门遗址与东句城遗址相去不远,2000年砖瓦厂取土时出土了一批原始青瓷器。紧邻的皇坟堆遗址,1976年3月曾出土原始青瓷27件,其中有筒形器8件,以及尊、鼎、卣、碗等器物。纹饰均为仿青铜器的云纹、勾连纹、对贴S形纹等,其时代应属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清代雍正《浙江通志》记及德清有勾垒城,是越王勾践屯军处。新安镇城头村,村东有城头漾,遗址为一高地,三面环水,采集到的遗物有原始瓷、印纹陶等。清代沈去矝《勾垒城》诗:"野水悠悠落日斜,断刀遗鏃半沉沙。兴亡说尽无人会,几处墩楼噪晚鸦。"张祖定《勾垒城》诗:"几年臣妾向姑苏,甲士三千竟沼吴。伯业可怜随逝水,萧萧旧垒叫寒乌。"德清一带的地名涉及吴越古事甚多,调查时往往又能发现同一时期的遗物,绝非偶然。春秋时期这里是越国的北陲,勾吴的南疆,两国之间在这一带屡有交战。明万历《湖州府志》记载德清有吴撼山,是吴王夫差伐越筑垒之处。《读史方舆纪要》引《城冢记》说:"昔吴王夫差憾越王伤其父,进军伐之,筑垒于此。"晋张元之《吴兴山墟名》:"武康西计岘山,范蠡师计然所居,又东南计寿山,亦以计然而得名。"陈桥驿先生在新编《德清县志.序》中说:"按《春秋》所记,这一带在昭公五年(前537)、昭公三十二年(前510)、定公五年(前505)、定公十四年(前496)、哀公元年(前494)发生过多次战争。"关于德清吴憾山的记载,陈桥驿先生认为:"当指《春秋》定公十四年之战。"五月,於越败吴于槜李。槜李和陉均距德清不远,则吴憾山的记载并非全无根据。

  商周时期的土墩墓分布密集,主要有武康城山、上柏炮台山、三合塔山、武康龙山、洛舍独昌山等地。这些位于山地丘陵的土墩墓基本是沿着山脊的分水线自上而下地分布。为配合杭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对东苕溪畔的独苍山、南王山土墩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11座土墩墓共出土原始青瓷器183件,墓葬的时代从西周早期至春秋晚期。近年,夏商时期的武康小紫山土墩墓、战国时期的武康梁山土墩墓的发掘进一步充实了这些古越人墓葬的年代学、类型学材料。

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窑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有了很重要的发现,经过近年"三普"和"瓷之源"课题组的专题调查,德清和毗邻的湖州南部已经发现烧造原始青瓷的古窑址100多处。其中夏商时期的南山窑、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火烧山窑,战国时期的亭子桥窑已经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自2008年以来,先后在德清、杭州、北京举办了三次瓷之源考古成果展览,三次重要的学术研讨活动。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的商周时期原始瓷窑址,烧造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窑群规模最大、产品质量精湛,同时,我国最早的龙窑遗迹和装烧工具等引起了古陶瓷考古界学者的赞叹:"誉之为瓷之源可谓实至名归。"

  良渚文化先民是古越民族的祖先,在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晚期,今德清县是古文献记载中的"夏代防风氏之国"所在的"封禺"之地,与后来越国的始封地"封禺"在地域上是重合的。

  《史记.自序》:"少康之子,实宾南海,文身断发,鼋鳝与处,既守封禺,奉禹之祀。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据此,防风氏所守封禺,就是越国始封地之封禺,在秦汉这里是会稽郡乌程县余不乡,称会稽是封禺属于会稽郡,称封禺是确指,两者并不矛盾。早在1941年嘉善籍考古学家张天方博士在《浙西最古的史事》中下了一个假定的结论:"越国受封的初祖为无余,为夏少康之庶子,其初封之地,不在今山阴之会稽县,而在太湖流域之会稽郡,其地名为封禺,即今武康县。"

  《吴越春秋》记载:"启使岁时祭禹于越,立宗庙南山之上,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使禹祠,至勾践迁都山阴,立禹庙为始祖庙,越祠遂废。"清楚地说明现在绍兴所有关于禹和越的史迹皆是吴败越,勾践迁都山阴以后的事了,与越国的始封及越国早期都邑无关。

  董楚平先生研究后认为:"旧史盛称会稽自夏代以来即为越都,但是绍兴出土的越国遗物,未见早于勾践时代者,文化堆积也不丰厚,不像是千年古都。绍兴被称为"大越",大越之"大"正表明此非越国都城。古代地名凡以大小为别者,"小"(少)多为原居地,"大"多为新居地。

  清代道光初年,德清县武康金车山曾经出土青铜器勾鑃,同铭文的有两件。铭文:"唯正初吉丁亥,其次择其吉金铸勾鑃,用祈万寿,子子孙孙永葆永之。"两行31字,腹下饰三角雷纹,约属于春秋时遗物,现藏故宫博物院。童书业研究后认为:"越器出浙江之武康,武康或为越古都乎"。

  德清古代别称"余不",《晋书.孔愉传》记载县有"余不亭",南朝时德清人沈约《宋书.自序》中称:"始居县东乡之博陆里余乌村。"宋代德清地方志作《余不志》,今仍有余不弄、余不溪、余英溪等。董楚平先生考证:"余古音涂,与越字的古音(斧)极近。"陈桥驿先生考证"余不"地名时引清代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盖如余姚如余暨、余杭之比,皆越之方言,犹称於越、句吴也。"并认为:"余不、余英也是越语地名,其义虽不可解,而其渊源邈远可以肯定"。

  德清县现在已经发现的,早于春秋时期的越文化史迹,朦胧勾勒出越国早期的一种聚落形态,是研究早期越国都邑的实物资料。尤其是武康周边与城相关的地名和遗迹如:马头关、姚武关、青山关、西门山、小关头、康城、卜城等,值得文物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与发现。本文曾于2002年在《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这里限于篇幅作了较大的删节,同时增加了近年德清的考古新发现,以求证于德清的方家、读者。

 

德清出土的最早流通金币——楚郢爰

--施兰

 

  1974年初德清县境内武康镇回南村一农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了一方黄金,但和寻常块状黄金不同的是,该物呈不规则扁长方形,长2.3厘米,通宽1.9厘米,重25.2克,除右边为原铸形,其余三边均有明显的切割痕迹,上镌刻篆书阴文"郢"、"爰"等字。依据铭文和形制可断定为郢爰,数量为一印半,是浙江地区较早发现的最早流通金币。

     那何为郢爰呢?郢爰,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流通的金币之一,"郢"即指楚国首都,"爰"主要含义为"换也"、"易也","郢"、"爰"二字相合的意思就是楚国郢都铸造的用于交易流通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域广袤,国力昌盛,农业和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的繁荣,促使了楚国金币即爰金的诞生。目前较为合理的观点是认为爰金作为货币开始投入商品流通领域是在春秋晚期,而到了战国中晚期则达到了鼎盛流通时期,最后消亡是在西汉中期汉武帝实行算缗告缗的抑商政策与铸行麟趾金和马蹄金之时。当时楚国发行的金币就有郢爰、陈爰、卢金、羕陵金版等多种,据已发表论文资料统计,建国以来在安徽、江苏、河南、陕西、山东、湖北及浙江等七省境内,共出土楚金币近千块,其中郢爰的出土数量为最,主要出自窖藏,墓葬出土较少(墓葬中多为铜质的郢爰冥币替代)。楚金币的黄金纯度很高,大多在96%至99%之间。其整体形制主要是龟版形居多,圆饼形、瓦形及长方形较少。制作过程中先将黄金浇铸成块,在尚未冷却之际,由工匠用铜铸印模冷戳"郢爰"印记,因为顾忌到冷却后硬度增大导致不易钤打印记,所以整个戳印过程动作迅速,以致郢爰的印记不十分规整。而在日常流通中,爰金的使用主要配合天平砝码来秤校实际重量,随意切割剪切使用,若遇到找零还可搭配辅币铜贝等。

  浙江分县简志中载有"德清县在《禹贡》中为古防风氏之国,春秋先属吴,后属越,战国属楚。秦统一六国,属会稽郡",阐述了德清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越再属楚的历史沿革。现在德清境内还留有勾垒城遗址、原始瓷窑址群、土墩墓群等遗迹,也出土了青铜权杖、原始瓷器、印纹硬陶等春秋战国时期典型器物,器类丰富,风格多样。这些古迹古物蕴藏着久远历史、积聚着人文精华,吴风越韵的主体风格中又交融着楚文化因子,彰显出德清在春秋战国时期纷繁复杂的历史格局。而上述这件历尽数千载沧桑依旧光泽夺目的楚郢爰,我们可以把她作为解读两千年前德清历史的着眼点,来透过她封存已久的文化内涵,引发后人对春秋战国时期古老德清万千气象的不断遐思……

莫干论剑

--徐欢

  莫干山坐落在德清县西部,为天目山的分支,挺拔峻峭,秀丽多姿。它虽不及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却享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这在于它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也在于它积淀下来的丰厚人文。

  关于莫干山山名的来历,长期以来人们传颂着一个美丽的神话:在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末年,当时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各国诸侯竟相罗致能工巧匠为其铸剑。吴王阖闾就把莫邪干将夫妇召到京师,限他俩在三个月内铸就两支剑。时间过得飞快,三个月的期限将到,金汁净在炉中沸腾,不肯凝聚。"王法无情",到期炼不出剑,他俩都要杀头。莫邪问道:"金汁不下有何办法?"干将答道:"先师欧冶子铸剑不销,是把女人投入炉中而炼成的。"莫邪听说,毫不犹豫地纵身跃入炉中,顿时,只见炉中发迸出红光万道,红光灭处,有两股青光横卧炉底,这便是雌雄二剑。以后,雌剑取名"莫邪",雄剑取名"干将"。相传,莫邪干将铸剑的地方,即今之莫干山,后人就取这两人的名字为山名。

  美丽的神话故事,给青铜剑的铸造,着上了神秘的色彩。青铜剑是我国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兵器。所谓青铜,乃是铜、锡、铅的合金,因其色呈青灰,故名青铜。我国青铜剑的创造及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商周时代,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是高峰阶段,一直延续到秦汉。到铁剑出现时,青铜剑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剑作为近距离格斗兵器,既要有强的硬度,又要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对青铜的冶炼技术要求很高。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冶炼技术之精,合金成分配比之巧,几乎代表了先秦时代青铜冶铸的最高水平。古人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锡在青铜合金中的重要作用,铜多能增强韧性,锡多则能提高硬度。

  青铜剑采用范铸,通常要分二次合范铸成。先以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合金铸成剑身,使剑身坚硬、锐利;经磨削开刃后,再将剑身与剑柄进行合范铸接,剑柄采用的是含锡量较小的青铜,以增强剑体的强度和韧性,格斗中不易折断。如此铸造的铜剑,不仅能最大限度发挥战斗性能,而且入土千年而不腐蚀。

  东周青铜剑,以吴国、越国的最为上乘,《周礼•考工记》载:"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有名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吴王光剑等等,都是这时期的重要作品,这些宝剑制作精美,表现了卓越的制作工艺。干将、莫邪铸造的千古名剑即使实物不存,它们的赫赫威名仍令今天的我们心驰神往。莫干山东南6.5公里的铜管山,传说还是西汉吴王刘濞采矿炼铜铸钱之处。至今铜山寺、铜官庙、铜官桥等还留在山南乡村里,都见证着这段光辉的历史。

 

2012-07-25第6期.pdf

上一篇: 2012-08-23第7期
下一篇: 2012-06-21第5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