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2-10-24第9期

  目      录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馆藏汉代画像石赏析

  ●东汉车马镜赏析

  ●德清地区西晋墓葬及其随葬品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馆藏汉代画像石赏析

--周建忠

       

 

  静静陈列在德清县博物馆一楼展厅中的两方东汉晚期画像石,上有拓片附着,旁有照片。虽然有的已经部分漶灭,有的看不清面部表情,但从一个个富有心理特征的姿态动作中我们能强烈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与气质:露着矜持的笑容、伸展双手逗引青鸟的西王母,看见青鸟惊慌离席的臣子,毕恭毕敬侧坐一旁的东王公,无一不显示西王母主宰一切的尊贵,甚至连为西王母取食的青鸟也沾染了贵气,泰然自若张嘴欢叫。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古代舞蹈形象的出现,则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乐舞盛况,他们或俯仰侧躬,或腾空而起,或相互对舞,或整齐地群舞,汉民族舞蹈在增添了中原、北方文化的新要素后,内外交流、南北融贯、大放异彩,不但极为繁荣,而且具有了相当水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浙江省文管会在德清县秋山地区清理过3座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的汉代画像石砖室墓,清理出石榻、石案、石屏等文物,是我省最早清理的画像石砖室墓之一。所出画像石均用阴线刻、浅浮雕等雕刻技法刻画出众多人物和场景。此外还有石刻门楣、门框,石案石榻等,刻有日中有鸟、月中蟾兔、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汉代定方位"四神"以及卷云纹、祥云纹等图案。有的画像石刻画的是众多舞蹈者,有的是西王母东王公的神话传说。西王母东王公神话传说的画像石共分上下两层:第一层刻画了5个人物,讲述着西王母逗青鸟的故事:戴胜(头饰)的西王母习席而坐于中央,形成正面神的坐像,右手搭着身后的摇钱树,左手伸向她心爱的青鸟。青鸟腿粗翅硬,赤首黑目,张嘴向西王母致敬,旁有竹圈制成的笼子,跪着一侍女张开双手在小心呵护着。戴冠的东王公手持笏侧坐一旁,专注地望着西王母。西王母前方,一个习席而坐的大臣看见青鸟很是受了惊吓,作离席侧身状,引得旁边躬身的侍者偷笑不已。第二层刻画了四五个人物,可惜大多漶灭不清。其余画像石刻画的画像丰富,有舞乐百戏、像人神兽、铺首衔环等画像,所表现的细节不多,但具有完美的图形整体感觉。

  汉画像石是汉代的一种石刻艺术,它主要用于墓室、石棺及与墓葬有关建筑的装饰,因为是刻在石质材料上面的画,故称为画像石。其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和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刻画内容有含故事情节的舞蹈及斩蛇、东海黄公的歌舞戏和西王母东王公的神话传说等,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和文化成就,是研究汉代社会特别是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尤其是其刻画的乐舞盛况,人物个个充满运动与力度,显现神韵与节奏,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汉民族舞蹈的起源。


东汉车马镜赏析

--沈松琴

  县博物馆一楼历史厅里陈列着数面出土的古铜镜,尽管锈迹斑斑却越发显得古朴雅致,难以遮挡其光华,前来参观的人们无一不被吸引进而驻足细细欣赏。在这几面铜镜中,以东汉车马镜保存最为完好,镜背纹饰也尤为特别:

  这面铜镜是1983年5月在我县钟管镇干山东汉墓出土的。镜为圆形,面微凹,直径20.5厘米,厚1厘米。半球状钮,连珠纹座,内区四乳将浮雕团分成四区:一区为西王母,着宽袖长袍,双手拱于胸前端坐,仪态端庄,两位侍女一坐一站左右服侍;对面的一区,是戴高冠,同样端坐的东王公,神态温厚亲和,左旁有两羽人,右旁有三羽人对其跪拜。另两区中一区是四马并行,拉车驰骋,与其相对的一区则是一张牙舞爪的青龙,钮与四乳周围均用小乳丁装饰,外区饰蓖纹一周,近边缘带饰锯齿纹两周。在该镜所描绘的神仙世界里,体形较大的西王母和东王公无疑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然而他们是何方神圣,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其实,东王公和西王母是我国流传已久的神话中的道教神仙。西王母即大名鼎鼎的王母娘娘,又称西姥、王母、金母和金母元君等,其名最早见于战国文献,传说她是开天辟地之神元始天尊和开元玉女的女儿,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着人类生死。东王公即周穆王,又叫东王父、扶桑大帝、东华帝君等,东汉时期始见记载,传说他是道教始主,也是所有男仙之首,还是西王母的对偶神,管辖仙人名籍。整个画面通过动和静的对比,把神人的平静祥和与车马的的飞骋表现得淋漓酣畅,加之该镜纹饰繁复,内容精彩,刻划细微,乃画像镜中佳品,委实难得。

  铜镜是古人照容整妆的日常生活用品,我国亦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铜镜文化源远流长,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时期就已有铜镜出现。经过商周、汉唐以至明清,铜镜在我国流行了数千年,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为男女表达爱意的信物;成为皇帝赏赐群臣的礼品……铜镜还被认为兼有祭祀占卜、驱鬼辟邪等功能,更给人们留下了"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等颇负哲理的名言,也留下了"破镜重圆"、"明镜高悬"等与镜相关的成语,历史上还有许多颂咏铜镜的诗词。直到近代玻璃镜的普及,铜镜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铜镜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但铜镜以其精良的制作、美观的形态、丰富的内涵而引发人们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每一面铜镜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其正面平滑光亮,镜背装饰着的各种图案和铭文,不仅反映出古人的审美意识,而且极富时代性和典型性,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与时代艺术风尚,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德清地区西晋墓葬及其随葬品

--施兰

  目前德清地区已发现并清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西晋墓葬有两处,一处为1982年5月德清武康五龙村内,村民们在劳作中发现一砖室墓,县博物馆得悉后派遣专业人员前往调查清理,征集了一批出土物,共计13件青瓷器。另一处于1988年12月德清原二都乡华兴村(现三合乡宝塔山村)村民生产时发现,县博物馆闻讯后立即派员前往清理,在现场征集到该墓出土器物11件青瓷器。因这两处墓葬均已遭挖掘破坏,墓葬规模形制已无法获悉。所幸随葬品保存较完整,并具有相同的组合体系,主要有日常生活器具青瓷唾壶、罐、盂、灯盏、熏炉、盆、碗、耳杯,其中部分器物上装饰有西晋特色纹饰网格纹和铺首;生活用具类明器青瓷水井、水桶,造型逼真,形态玲珑;禽畜笼圈类明器青瓷猪、狗、鸡,猪圈狗舍为直壁平底,鸡笼为卷棚式置双门,双鸡呈引颈伏卧状,动物造型生动,憨态可掬,生活气息浓郁;青瓷堆塑罐各一,罐身虽有破裂,但整体风格尚完整,上部堆塑清晰,殿宇楼阁挺立,人物飞鸟兼有,尽显吴越风致。这些出土器物虽有部分剥釉,但存釉处釉色澄亮,大部分器型规整,有些器物细节处制作精细,极富西晋墓葬特质。

  这些随葬品除了日常生活用具为逝者生前使用外,其余陪葬的各类明器均是逝去后亲人为之特制的。"明器者,冥中所用之器也",明器,也称作冥器,供死者在冥间生活之用,用以超度祭奠追思死者,同时保佑祝愿生者。明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经商周的发展,至秦时陶俑的扩充,到汉代,厚葬之风盛行,出现了"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的现象。人们对与殉葬之物,精益求精,种类达几十种之多,有建筑、交通、生活用品几大类。三国时期继承汉厚葬之风"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到了西晋,在其统治的短短51年内战乱频发,北方中原地区墓葬的规模逐渐趋向于薄葬制。而相对安定的南方长江流域以南京鄂州为中心一带,文化面貌改变不大,当时的墓葬更多地继承了东汉和孙吴时期的厚葬传统。这类墓葬形制结构中规模较大的有多室砖墓,规模普通的有双室、单室砖墓。随葬品方面多为数量较多的青瓷器,并构成一定的组合,有以罐、盘口壶、碗、盏、钵、香薰为主的生活器具类;有以谷仓、灶、磨、厕圈、禽畜笼圈及附属动物为主的模型明器;有以各式人物俑、牛车、镇墓兽等为主的俑类。另外还有极具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堆塑罐、买地券以及漆木器。随葬青瓷器大多属越窑生产,西晋早期越窑制瓷业发展迅速,据已发掘纪年墓资料显示,当时越窑生产常见的器物就有各类生活用具、各种小明器以及特色堆塑罐,造型艺术和烧造手法上有其独到之处。

  德清地处长江下游浙江北部,晋墓风格与南京一带近似,五龙和华兴两处西晋墓葬出土的随葬品也符合其特征。虽墓葬规模已不可考,但出土物较为丰富,并构成一定的体系。作为德清境内为数不多的晋墓出土物,既真实地反映了德清先民在西晋时期的生活状态,也是研究西晋时期墓葬制度和青瓷手工业的发展的生动具象资料。这些随葬器物部分已釉色斑驳或是器身残损,静默地守候着曾经的主人已长达近两千年,如今跨越千年展现于人前(其中大部分陈列在德清博物馆历史厅内),作为后人的我们更应该满怀虔诚地来阅读它们所负载着的时代信息、生活信息、文化信息,尽力来解读和补充那段已逝去的历史。

 

2012-10-24第9期.pdf

上一篇: 2012-11-26第10期
下一篇: 2012-09-29第8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