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2-11-26第10期

  目      录

  ●一代词宗——沈约瘦腰不风流

  ●仓廪实  衣食足

  ●前溪舞罢君回顾

 

一代词宗——沈约瘦腰不风流

--徐 欢

 

  德清人文荟萃,是才子之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刻影响的不乏其人。沈约便是其中一位,他历仕宋、齐、梁三朝,并以诗、文、史著称于世,成为当时公认的"一代词宗"、"文坛领袖"。

  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足见其家族社会地位的显赫。沈约从少年时代起就很用功读书,白天读的书,夜间一定要温习。他母亲担心他的身体支持不了这样刻苦的学习,常常减少他的灯油,早早撤去供他取暖的火。青年时期的沈约,已经"博通群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并且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沈约从20余岁时开始,历时20余年,撰成《晋书》120卷。487年,奉诏修《宋书》,一年完成。 另著有《齐纪》、《梁武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四声谱》等。

  沈约虽然文名大噪,但给人印象最深的不仅是词赋和史著,还有他的瘦腰。沈约以其纤纤细腰,登上了古代香艳典故的排行榜,古称"相如窃玉、韩寿偷香、张敞画眉、沈约瘦腰"为风流四事。相如窃玉、张敞画眉、韩寿偷香都和男女之情有关,那么"沈约瘦腰"又风流在哪里呢?

  南唐著名词人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沈腰"指的便是沈约, 常被形容姿态、容貌美好的男子。后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这其中的瘦腰男子指的就是沈约,时人形容沈约细腰,堪与一代美人赵飞燕相媲美,甚至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然而据查"沈约瘦腰"的典故出自《南史•沈约传》,亦见《梁书•沈约传》。传:沈约想告老辞职,于是借自已病老的事由,一次给徐勉写了封信,说自已年老多病,近百多天来皮带常紧,每月估计腰肢要缩小半分。后诗文中常见的"沈约病瘦"、"沈病"、"沈腰"、"沈带"、"沈围"、"带眼移孔"、"带围宽"等用典均来源与此。"沈约瘦腰",在文学上多用于文人品性,含义就是病容憔悴、抑郁多疾的带有怜悯性质的词汇。沈约因老因病而身体渐渐瘦小,腰上的围带也因此而常常缩紧移眼,将其和相如窃玉、韩寿偷香、张敞画眉合称古代四大风流韵事,是其引申之意,在后来的艳情小说、戏曲文中,常用作男女因情思而引起的病瘦,凡此种种用意,均随引文而异。再者,古人所理解的"风流"一词与我们现今是有很大差别的,大概相当于如今所说的浪漫倜傥,令人十分向往,并非指男女之情,而"沈约瘦腰"就有点文人张狂的意思。所以现在看来将沈约与窃玉偷香的"风流"放于一处着实是一种误读。

  小知识:

  沈戎及武康沈氏望族

  沈戎(东汉),生卒年月不详,字威卿,祖籍安徽。东汉初,为光禄勋(朝中九卿之一,掌守卫宫殿门户),九江从事,累迁济阳太守。东汉建武中(56—57),说降势力强大的盗贼尹良,光武帝刘秀嘉其功,封"海昏侯",辞不受,乃避地徙居会稽郡乌程县余不乡(武康),遂世家焉。沈戎宅,在县东北凤凰山,后为怀德寺。宋治平间,改为皇觉寺。后封述善候以卒,葬乡之金鹅山。自晋宋齐梁以下,凡余不之沈,皆其所出也。六朝时武康有23人立传于正史,如沈充、沈约、沈酆、沈警、沈道虔等。

  皇觉寺遗址

  皇觉寺遗址是研究沈约故里的重要文物实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遗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山村方安组西寺源坞水库南桑地里,分布面积1500平方米,据当地村民介绍,原方安组通往该寺庙的小路上均置横砌条石,规模较大。2004年曾出土"绍兴五年入皇觉寺"石刻一块。

  清代道光《武康县志》记载:"皇觉教寺,在县东北十五里凤凰山,后汉述善侯沈戎故宅。宋元嘉三年,戎后裔怀文、演之、庆之等表请以始祖宅为寺。文帝以述善侯有功于世,人怀其德,赐名怀德。宋治平二年改今额,元毁,明洪武四年僧妙定复建。万历四十八年僧正铠重修,国朝康熙五十七年僧宜重建。"

  沈约在《宋书•自序》中对自己远祖在汉末的徙居地表述得非常明白:(沈)戎字威卿,仕州为从事,说降剧贼尹良,汉光武嘉其功,封为海昏县侯,辞不受。因避地徙居会稽乌程县之余不乡,遂世家焉。顺帝永建元年,分会稽为吴郡,复为吴郡人。灵帝初平五年,分乌程、余杭为永安县,吴孙皓宝鼎二年,分吴郡为吴兴郡,复为郡人,虽邦邑屡改,而筑室不迁。晋武帝平吴后,太康二年,改永安为武康县。


仓廪实  衣食足

--周建忠

  德清博物馆现馆藏一青瓷屋式谷仓,经省文物局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1990年9月曾选送北京参加迎亚运中国文物精华展。该器物纵15.5厘米,横13厘米,高19厘米,单檐悬山顶,其形酷似一座房屋。屋顶与屋身先分制后衔接而成。房身正面两边刻有直棂隔扇门,中间门身处由下至上、刻有"一、二、三、四、五"五个数字,背部有一镂孔,外壁均施青黄色薄釉。

  房屋式的随葬品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的墓葬,且多为泥质灰陶,历经东汉至晋,逐步发展为高温釉陶、成熟青瓷。其造型结构(屋顶、门、窗)均以现实生活中房屋为参考,是汉代庄园设施的一个缩影。其中的"一、二、三、四、五"五个数字代表着储存谷物的层位,寄托着后世子孙希望去世的亲人在阴间仍能过着谷盈满仓、僮仆成群的舒适生活。

  三国吴、两晋六朝时期,武康地处近畿,经济繁荣,人才辈出,是武康县最兴盛时期。《浙江人物简志》共选录两晋南朝(公元317——589年)人物46人,武康县就有19人,其中尤以武康沈氏最兴旺,道光《武康县志》卷十三 "爵秩" 中记载沈姓人物就有117人。晋车骑将军沈充,家住武康前溪,自制《前溪曲》七首,令家中歌伎舞女传唱。"山边歌落日,池上舞前溪",前溪歌舞,扬名后世,后来这里成为南朝的习乐场所。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粮仓充实、衣食饱暖,荣辱的观念深入人心,老百姓自发、自觉、普遍的注重礼节、崇尚礼仪,形成了独特的江南世族文化。反映在丧葬习俗上,"俗多厚葬及拘忌停丧", 厚葬风气盛行,随葬品丰富,组合清晰、纪年明确,且多为家族墓地。常见的随葬品组合是罐、钵、碗、盘、耳杯、案、灯、香熏、唾壶、虎子、俑、仓、灶、牛车、鸡、狗、家畜圈等模型器,以及铜镜、石黛板、铅地券和铜钱,而青瓷屋式谷仓则比较少见,故弥足珍贵。作为德清境内为数不多的出土物,既真实地反映了德清先民在东晋南朝时期的生活状态,也是研究当时墓葬制度和青瓷手工业的发展的生动具象资料。作为后人的我们更应该满怀虔诚地来阅读它所负载着的时代信息、生活信息、文化信息,尽力来解读那段已逝去的历史。


前溪舞罢君回顾

--费胜成

  将中国乐舞的历史比之长河恰如其分,源远流长。从诞生源头的点点滴滴,时疾时缓,有潺潺清流,也有急流回旋,终于汇成了无际汪洋。庆幸的是,其中一朵绚烂的浪花源于武康,即前溪歌舞,是诞生在前溪,盛行于两晋、南朝直至隋唐的一种乐舞,流传四、五个世纪之久。

  前溪位于今武康西侧,源出天目山余脉,上游称英溪,一段流经古武康县治前,故称前溪,桃花夹岸,落英缤纷,浮漾水面,烂若锦绣,前溪落花作为武康胜景,历代文人多有题咏。吴地民间歌舞,发轫已久,前溪之地想必早就一步一景、一棹一歌了。而前溪歌舞正式发展为一种乐舞,则始于两晋。《宋书•乐志》说:"《前溪歌》者,晋车骑将军沈充所制。"沈充其人,世家大族,以雄豪闻于乡里,官至大都督,曾于钟管铸小五铢钱,称"沈郎钱"。他广蓄歌妓,并亲创《前溪歌》七首传世,文人创制使我们得以一窥前溪歌舞的风采。

  前溪歌舞的诞生,有其时代和地域背景,正如《旧唐书•音乐志》所说:"永嘉之乱,王都沦覆,遗声旧制,散落江左,宋梁之间,南朝文物,号为最盛,人谣国俗,亦世有新声。"清商乐随着东晋南迁传入富庶承平的江南,促进了民间乐舞吴声的发展,产生了南朝的"新声",前溪歌舞即为其一。武康沈氏作为南朝重要门阀,满朝权贵,固然是无尽荣耀,也带来众多离散,守望的女眷寄情于哀怨柔婉的歌舞,前溪歌舞诞生于沈氏故里的武康前溪,也是理所当然。

  前溪歌舞的真容,今人不得而知,但仍可大致揣想。沈充流传《前溪歌》七首,如"忧思出门倚,逢郎前溪渡,莫作流水心,引新都舍故。"唐人郗昂《乐府题解》说"《前溪》,舞曲也。"以诗为歌,以歌伴舞。歌辞由多首五言四句短诗的唱段构成。歌辞主旨在于抒写男女间的离情别绪,以念远、怀归之情为内在情感线索,乐舞风格与之相和,舞态柔和舒畅,舞情缠绵悱恻。

  前溪歌舞起于民间,盛行江南,再则传入宫廷。宋少帝曾亲自参与前溪舞的改编,梁代乐府内使包明月又作新编,使前溪歌舞成为极为美妙的乐舞曲目代表。至唐初作为清乐的一种列入宫廷乐舞。前溪歌舞完成了民间与宫廷艺术的交融,在华贵之中带入武康民间的清新自然之风。而诞生地武康前溪,据唐于竞《大唐传》载"前溪村则南朝集乐之处,今尚有数百家习音乐。江南声伎,多自此出。所谓'舞出前溪'者也。"武康俨然成为声伎养习中心。前溪歌舞的流播、影响几何,可在后世文人的咏叹中感怀一二,唐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宋晏殊《瑞鹧鸪》:"前溪昨夜深深雪, 朱颜不掩天真……"在文人的高情远意中,前溪已经是美妙乐舞表演之地,甚至是别离相思的代名词了。


 

2012-11-26第10期.pdf

上一篇: 2012-12-25第11期
下一篇: 2012-10-24第9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