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2-12-25第11期

  目      录

  ●窥探二都汉代德清窑

  ●德清窑——中国陶瓷史上曾经的辉煌

  ●品味鸡首壶

 

窥探二都汉代德清窑

--陶渊旻

  三合乡二都村民间流传着一个刘伯温破风水的故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害怕老百姓造反。他听说浙江有一个地方为九龙之地,可藏千军万马,于是就派刘伯温下去查访。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是一位神人,是通阴阳、晓八卦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有一天,刘伯温来到下渚湖秘探,看到此处的地形大惊失色。因为,三合二都的地形正符合了"九龙之地,千军万马"的说法,真乃虎踞龙盘之所。正因为如此,刘伯温便要破了这里的风水。他雇人在防风山这龙脉的中间横开一条深沟,这叫切断龙脉,改"九龙之地"为"九窑之地","千军万马"为"千砖万瓦"。从此,当地的百姓便以烧窑制陶做瓦做砖为生。

  神秘的传说总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但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历史。综观德清县的地下文物情况,我们可以说烧窑制瓷是古代德清人民的传统行业。其中绝大部分的汉代窑址均集中在今天三合乡境内,它们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武康塔山村至三合二都村公路的两侧。这些窑址主要有青山坞窑址、梁家底窑址、上渚山窑址、荷花塘窑址、峙山窑址、黄角山窑址等六处窑场。产品的种类较多,质地分为青瓷、黑瓷和印纹软陶,器物表面装饰有弦纹、钱币纹、水波纹和几何图案组成的各样纹饰,产品主要有壶、罐、碗、罍等。在众多窑址中以青山坞窑址的产品质量最为高档,该窑址出土的一件青瓷罍标本体型硕大,表面施釉光亮如新颇具玻璃质感,是当时窑场生产中的精品。更值得一提的是三合乡的汉代窑址中均生产一种表面装饰钱币纹的黑瓷产品,远在万里之外的韩国考古学家在首尔南部的梦村土城遗址中发现了带有同样纹饰的黑釉瓷片。日本学者长谷部乐尔将这种黑釉标本定为"古越瓷黑釉陶"。由此我们也大胆的猜测汉代时德清窑的产品已经开始外销。

  三合地域窑业的发展上可至春秋时期的防风山窑址,至汉六朝时期这一地区的窑业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产品远销至古代朝鲜半岛的百济地区,成为当时百济贵族争相拥有的显赫物品。到了明清两代这里的窑业也十分的繁荣。据清道光《武康县志》记载:"二都市,出陶器,交易者云集,故成市。"在《武康县志•物产》中:"货之属:砖、瓦、缸,出二都。"这一时期在三合二都生产的陶瓷器主要以"砖、瓦、缸"等一类粗制产品为主。因为缺少将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产品中,以至于最后二都瓷业完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刘伯温破风水之说虽为百姓茶余饭后之笑谈,无从考证。但三合二都沿山而建的"龙窑"遗迹仍依稀可辨。这似乎从另一侧面昭示着德清从商周至民国,无论从制陶、制瓷,德清窑业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人们常说古为今用,我们能否在历史的脉络中找寻文化元素为我所用,为当今的文化产业发展所用,值得深深思考之。



 

德清窑——中国陶瓷史上曾经的辉煌

--周建忠

  自2008年以来德清县通过召开三次"瓷之源"学术研讨会和考古调查和发掘,确立了"瓷之源"地位,是商周时期的制瓷中心,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而1982年出版的《中国陶瓷史》载:"德清窑是黑瓷和青瓷兼烧的瓷窑,以生产黑瓷为主……目前已发现的古瓷窑址有县城东郊的焦山和西南郊的戴家山、陈山和丁山四处,遗物堆积丰富,范围较大……德清窑的烧造历史并不久长,从东晋开始到南朝初期结束,共一百多年,但由于黑釉瓷深受人们的喜爱,故产品运销到浙江、江苏等的许多地方,甚至遥远的四川等地。"说的则是德清历史上继商周原始瓷后又一段辉煌的制瓷历史,那就是东晋南朝时期的德清窑。

  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小山富士夫首次对位于德清老县城城关镇(现改为乾元镇)的几处窑址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集了部分标本,他在《支那青瓷史稿》"越州古窑址"下有"德清古窑"条。20世纪50年代,因工程建设等原因,汪扬、王士伦等考古界前辈先后对德清老县城丁山、小马山、城山、焦山等窑址重新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德清窑"的概念,并总结其突出成就就是黑釉瓷的创烧和化妆土的运用,德清窑作为当时最早烧造黑瓷的窑址而受到古陶瓷界的瞩目。之后,以县域命名的窑口开始多起来如上虞窑、萧山窑等,实际上古人烧造瓷器当然不会按今天的行政区划来布局,1974年在余杭良渚大陆一带发现了类似的窑址,所以德清窑的分布范围从德清县老县城地区扩大到了东苕溪上游地区。这是对"德清窑"在分布地域认识上的扩大。

  此外,由于50年代在德清老县城发现的窑址年代跨度不大,后来随着二都青山坞、黄角山、洛舍墅元头、龙山南山等地东汉至初唐时期瓷窑址的发现,"说明德清窑自东汉创建以来直至唐代,瓷业生产延续不断,是我国又一个自成体系、历史悠久的瓷窑。"至此,德清窑的年代上推至东汉、下延至初唐,这是对德清窑瓷业生产年代认识上的扩大。

  也就是说德清窑是一处创烧于东汉晚期,持续到隋唐时期,主要分布于东苕溪中上游地区的德清、余杭、湖州南部地区等地、青瓷与黑瓷合烧的瓷窑。她与东苕溪中下游的商周原始瓷生产构成了我县历史上两大完整系列的瓷业生产链,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改变了《中国陶瓷史》对德清瓷业生产的描述。

  现在这一时期的窑址除小马山窑址外,丁山、焦山、城山三处窑址均叠压于现代建筑之下,新发现的窑址在余杭良渚一带,其龙窑特征、成型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现和研究。但其产品尤其是色黑如墨、光亮似漆的黑釉瓷器一直为世人所珍爱,更是当时社会地位和财富的重要象征;不仅大量出土于作为东晋南朝时期都城的南京地区诸遗址及高等级墓葬中,而且远销朝鲜半岛,是中国早期外销的重要瓷器产品。2012年6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县文广新闻局主办,县博物馆承办的《玄翠孑霓——德清窑馆藏精品与瓷窑址考古成果展》成功举办,展出了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等江浙沪收藏单位的馆藏德清窑精品,让德清广大市民又重新领略了德清窑的辉煌。


 

品味鸡首壶

--徐 欢

                

 

  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擅长用各种动物作为铜器、陶器和瓷器的装饰,或者把整个器物做成动物的样子。在以鸡为造型的器形中,流行于两晋、南朝时期的鸡首壶是非常独特的一种,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鸡首壶,因器身饰鸡头得名,又叫鸡头壶、天鸡壶。这件现藏于德清县博物馆的东晋黑釉鸡首壶(图),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件,反映出当时德清窑瓷器烧造、装饰工艺的辉煌成就。黑釉鸡首壶高19厘米,口径8.5厘米。壶的颈部纤细、腹部浑圆、平底。壶的一侧饰以模型做成的鸡首,双目圆睁,形象逼真,精巧传神,另一侧为曲形把手,连接口部与肩部(已残缺)。壶肩部另外两侧各有一桥形方系,系孔可以穿绳。壶身通体施有黑釉,釉层丰厚,釉色均匀纯净,其乌黑光亮的色泽产生出漆器般的艺术效果。

  鸡首壶最早出现在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代,唐代以后,鸡首壶就逐渐消失了。那么为何鸡首壶盛极一时又突然消亡?鸡首又象征什么意义呢?

  鸡首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西晋时期的鸡首壶无颈,鸡首贴于壶的肩部,鸡尾呈小小的一点,仅起装饰作用,无实用价值。到东晋时,鸡首壶的数量增多,鸡首流上有冠,下有颈,可倒水倒酒,尾巴变成圆形把,有的在把上装饰龙头(图),造型优美,实用。南朝时,鸡首的冠更高,颈更长,往往在上腹刻画莲瓣纹,壶身渐趋修长。至隋代,鸡首壶少见,器形更加瘦长,盘口加深,颈变细,颈肩处堆贴的鸡首成了象征性的装饰。唐代开始流行简洁实用的执壶,壶嘴不再塑成动物形,只是一根管子,壶把柄也不再捏成龙形状,只是扁状实用把手。从鸡首壶的演变史来看,它最初是一种在盘口壶上加上鸡头、鸡尾形的装饰,鸡首实心不通,是一种殉葬的冥器,而不是实用之物,这时的鸡首应是一种祭祀意义;后来,演变成鸡头空心可通水、鸡尾变成龙形柄的实用之器;再到后来,可能因为市场的需求量迅速增大,为了多快好省,鸡首壶的鸡头模制成型,鸡头从模具中翻出,然后粘贴在鸡首壶的肩部,这时的鸡首则是一种装饰美化意义;最后,因实用性强,大批量生产,或许就去繁就简,为快捷、简便,壶上捏塑鸡首、龙柄等动物的现象消失了,鸡首壶被执壶取代。

  鸡首壶的流行,或许与我国自古崇鸡的文化现象有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鸡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禽,很早就与人们的经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为盛酒器,鸡首壶既能符合日常生活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人们观赏的欲望。人们喜欢鸡首壶,还因为古人认为鸡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鸡"与"吉"谐音,鸡在古代被视为珍禽之物,寓意吉祥安宁;鸡冠加高,高冠谐音"高官"。鸡首壶出现、盛行于三国末至隋朝这一战乱频繁的历史时期,雄鸡头配龙形把柄,寓意龙凤呈祥,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繁荣经济的渴望。


 

2012-12-25第11期.PDF

上一篇: 2013-01-29第12期
下一篇: 2012-11-26第10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