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二 大图切换一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分享到:

2013-06-21第17期

  目      录

  ●苏东坡游半月泉

  ●似曾相识燕归来——德清出土唐代金器小议

  ●下龙潭唐代摩崖题记

 

苏东坡游半月泉

--费胜成

 

  旧德清县城北郊,有慈相寺。寺处石壁山之阳,其山巨石直下如削壁。晋咸和间(326-334)僧昙卓于此建石壁庵,唐元和中(806-820)改石壁院,宋治平二年(1065)改慈相寺。寺内有半月泉,据传草创之初有梵僧过其地,曰是中有泉。于是僧昙卓凿石罅如半月,泉味迥异,清凉甘美,名曰灵泉。泉在岩石下,月满时岩石隔阂,月影落泉者半,故名半月。泉上原有吸月亭。明正德间知县衡准作石栏护之。万历间知县陈效易亭而阁,名曰泠然。千年来,吸月亭、泠然阁几度兴衰重建。民国记载,泉为米泔汁,深约四尺,中有石缝,泉所出焉,终年不涸。

  宋元祐六年(1091),苏东坡来游半月泉,题诗刻石。此后,半月泉名声大噪,文风日盛。宋高宗南渡后,临幸慈相寺,御书"观心"二字。宋绍兴间,韩元吉寓居慈相寺,吕祖谦(东莱先生)往来讲学,两人相识。后韩元吉词名显赫,并官至吏部尚书。吕祖谦为元吉之婿,成一代大儒。后人于慈相寺旁建东莱书院。历代题咏半月泉的诗词歌赋现存有数十首之多,如吕祖谦有联"断崖吐月,才出半规;古甃涵星,尚怀金壁。"如俞樾曾作"东坡先生官湖州,请一日假来此游,欣然题诗在上头,而今精舍在荒丘。"

  半月泉题咏,东坡实为肇始,惜石刻无存,仅有清嘉庆九年(1804)徐秉愿等人重摹碑刻,县博物馆收藏。碑宽193厘米,高31厘米。右为楷书"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坚同游,元祐六年三月十一日",字径10厘米。后半部分为行书苏轼题诗"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字径5厘米。款署"东坡"。题记中共六人。苏轼,时任杭州太守。曹辅,与苏轼多有诗文往来,时未出仕。刘季孙,苏轼称其"慷慨奇士",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鲍朝懋,时任德清县令。郑嘉会,与苏轼同见于《西园雅集图》,后苏轼谪海南,郑嘉会以海船载书千余卷相借。苏坚,亦与苏轼多有唱和,时以临濮主簿监杭州商税。几人均是文人墨客,与苏轼相交,或为处士,或官居杭州。鲍朝懋名声不显,忝为东道,同刻于石,此际遇也。

  元祐六年,苏轼治下的杭州,简政宽民。阳春三月,风和日暖,正是踏青时节,素喜游历的苏轼暂且推脱案牍劳形,邀三两同僚知己,相伴出游,一路诗文相和,径往德清而来。县令鲍朝懋欣然迎至城北形胜慈相寺半月泉。如此文豪雅集,当刻石纪游,论诗文书法,自以苏轼为最,东坡即兴挥毫赋诗,题《半月泉》一首,诗句千古不泯。其诗质朴清淡,咏景纪游,看似平平无奇,然则我这个不通诗书的庸人,也悟出些诗句的豪迈之意,以及隐隐透出的怅伤。苏轼一生,新旧党争,诏旨贬谪,而今山河破碎,韶华渐去,不由期待何人施大手,带来一番崭新气象。现在的半月泉,荒草离离,抚今追昔,"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的咏吟似乎随风飘来,拂过幽泉,袭上心头。

 

似曾相识燕归来——德清出土唐代金饰小议

 

-- 施兰

 

  1986年在德清乾元镇(时为城关镇)南街化肥部工地附近,曾出土过一批唐代金器,这组金器均为配饰品,其中:金簪一件,长16.5厘米,通宽1.0厘米,重24.9克,形似韭菜叶,中阔,边窄,底平,面带脊棱,两端置绞丝状簪头。金钗三件,宽1.5至1.7厘米,长7.0至7.5厘米,重6.15至7.75克,形状类似,均似U形,不同之处在于钗头装饰,除其中一件钗头呈冠形并打磨至多处起棱外,其余两件钗头均为椭圆形,作简单打磨,钗脚均呈针状,一件钗脚断。金戒一件,直径2厘米,厚0.2厘米,重2.85克,圆形,外壁微鼓,内壁平,素面。这组金器虽没有华丽繁密的装饰工艺,略显简朴素净,但从一些细枝末节处亦能窥见些许唐代金银器的出类拔萃。这几件饰品材质选用精良,纯度极高,至今仍光泽莹莹;钗面装饰纹样线条洗练、轮廓清晰,簪首绞丝装饰极富立体感,足见打作、捶揲、掐丝、焊接等精巧工艺的娴熟运用。上述出土品中涉及的簪、钗均为绾发固髻之用,簪通常形制为单股长针,钗为双股长针,差别主要在尾端。戒为手部之饰。均为唐代妇女的配饰品。

  唐代妇女饰品尤其是发饰代表了我国古代封建盛世妇女发饰的全貌,如有安发固髻之用的簪、钗,装饰发髻的步摇、花钿,裹束头发的头巾、抹额等。饰品的使用具有明显的等级性,从已发掘的女性墓葬随葬器物可见,墓主人身份越高,陪葬饰品就越丰富精致。另外,伴随着唐代不同时期饰品的种类风格也是不尽相同的,初唐时较为丰富,盛唐较之初唐更为重质重量,中、晚唐时期则趋于简化。从这些特征推断,我县出土的这组金饰可能为中晚唐时期一般人家女性墓主的随葬品。

  唐代,金银器制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盛唐时期国泰民安,财富相对聚集,奢靡享乐之风盛行,此种社会背景下金银制造业日趋繁盛。当时金银的开采、冶炼、征收、作坊等组织制度完备,地方官府作坊和私营作坊发展成熟,保证了金银器的蓬勃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也为唐代金银器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契机。至于唐代金银工艺的描述,在明代田艺蘅所著的《留青日札摘抄》中曾有引用《唐六典》相关记载,书中提及当时金银制作工艺有十四种,即销金、拍金、镀金、织金、砑金、披金、泥金、镂金、捻金、戗金、圈金、贴金、嵌金、裹金,可谓纷繁复杂。至此,造型别致、纹样丰富、工艺精巧的唐代金银器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下龙潭唐代摩崖题记

--沈松琴

  

  德清山明水秀,风景如画,自古以来便吸引了无数游人的目光。纷至沓来的探访者,惊艳于德清山水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给德清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印记——石刻。由于历史变迁及风雨侵蚀等原因,在县境内留存下来的石刻数量并不丰富,但无疑每一方都是先民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这些各具特色的石刻中,最古老的当属下龙潭摩崖题记。

  下龙潭摩崖题记位于县城武康镇城西村花石开自然村下龙潭引水渠南侧山岩上,题记为楷书阴刻,高1.7米,宽1.4米,分左、右两部分。左边字径为0.05×0.05米,计63字,楷体分七行直书:"湖州刺史京兆于頔,监察御史河东薛公允,前右卫胄曹吴兴沈必复,处士弘农扬系、富春孙革、天水赵匡时、河南于崟。县令明瑞,尉包举。贞元十年二月五日题。"右边字径0.1×0.1米,计13字,楷体分三行直书"玉石响□□□□年二月一日改此名"。(此处部分字迹漫漶不清,据清同治《湖州府志》及道光《武康县志》记载应为"贞元十六年")

  于頔(?~ 818),字允元,后周太师谨七世孙,今河南洛阳人,曾任长安令、驾部郎中、大理卿等职,是中唐时期显赫一时的大臣。贞元七年(791)被任命为湖州刺史,在任期间修复堤闸,疏浚沟渠,掩埋枯骨,颇有政声,得到当地群众爱戴,人们甚至将其主持修筑的"荻塘"改成同音的"頔塘",以作纪念。由题记内容可以推测,这是公元794年,湖州当时的刺史于頔偕同薛公允、沈必复等一行9人在此处游玩后留下的题记。

  据清同治《湖州府志》记载:"余英志云响应山下有龙湫,水色正碧,旧传山有二玉,应人如谷之答响故名玉石响。"乾隆《武康县志》记载:"响应山,县西八里高三十丈围一里,谷响特异故名。一名大响岩,腰半凿甘霖响应(为宋代武康邑令毛滂所题)四字,前有小泓,名小响岩。山下有龙湫,旧名玉石响,唐贞元中刺史于頔改名碧玉潭。谷中有断崖垂瀑二十余丈,《吴兴掌故》:此山随人声大小相应,故有大响小响之名。"由左侧题记可见,并未有确实的证据证明乾隆《武康县志》提到的是于頔将玉石响改名碧玉潭,"碧玉潭"之名是何人提出,不得而知。另外,左侧题记明确记载于頔于贞元十年二月五日(公元794年)到此,而右侧题记记载玉石响之名是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所改,从时间上来看,"于頔将玉石响改名碧玉潭"的说法似乎也不能成立。另有学者考证,右侧题记"玉石响□□□□年二月一日改此名"中"改此名"应为"咏铭",究竟如何?期待专家进一步的考证。

  无论孰对孰错,此地风景之独特毋庸置疑。清代吴康侯《碧玉潭记》详细记叙了此地美景,"水漱山足,溪与石斗,各负气势相搏激,旋疾如车轮,汇为渊潭,沉深寒碧"、"潭之上有峭壁二,屹立如堵墙......两壁之间,南望断崖,飞流如匹练垂下二十余丈,空山雷鸣,声闻谷外。"大小响应的响应山,气势磅礴的断崖瀑布及深不可测的玉石响潭水,这一切无不令人心驰神往。有如此美景相伴,无怪乎于頔等人在畅游其间后驻足题刻,以纪此行。

  如今,响应山仍在,但其潭水因上游建了对河口水库后水流减少,又加上泥沙沉积,潭已不复当年模样。唯留这一方题记,默默嗟叹似水流年。

 

2013-06-21第17期.pdf

上一篇: 2013-07-18第18期
下一篇: 2013-05-14第16期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226号